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筑梦新野实践记:五载风华绘中阳,乡村振兴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来源:筑梦新野实践队
  引言:黄土高原上的振兴序曲
  
  2025年7月1日至5日,筑梦新野实践队踏上山西中阳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之旅。从木耳大棚的菌香四溢到剪纸工坊的红纸翻飞,从柏洼山间的古柏苍翠到神圪垯村的红色记忆,我们用脚步丈量中阳的每一寸土地,见证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结出的丰硕果实。
  
  一、产业振兴:三产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一)小小木耳撑起致富伞7月1日,实践队首站探访中阳县木耳产业基地。在现代化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棒上黑木耳如黑色花瓣般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香。据中阳县团委景书记介绍,近年来中阳县通过建设现代化木耳种植大棚,引进先进栽培技术,实现了木耳年产量的重大突破,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更令人振奋的是,中阳县已形成集菌种培育、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中阳木耳"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远销全国各地,成为中阳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二)柏籽羊跑出生态养殖新路子7月4日,实践队走进阳坡村山西桃园紫云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这里的柏籽羊养殖基地让我们大开眼界——当地村民巧妙地将柏籽与玉米、豆粕配比入料,不仅让羊肉多了一层清香,更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基地负责人骄傲地告诉我们:"羊吃了柏籽,肠胃好,肉也特别香嫩。"如今,柏籽羊肉已成为中阳远近闻名的特色产品,不仅打响了品牌,更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展现了生态养殖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
  
  (三)菌草科技赋能现代农业7月5日,实践队探访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证了一株菌菇从基底原料到科技结晶的全过程。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巨大的设备精准计量混合营养成分,传送系统如血脉般延伸,构成了精密高效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公司打造的占地3000余亩的黑木耳全链条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成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心言生物的发展轨迹,正是中阳县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二、文化振兴:非遗活态传承焕新彩
  
  (一)剪纸艺术:红纸翻飞间的千年传承7月2日上午,实践队走进中阳剪纸基地,感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靳保华馆长向我们讲述了中阳剪纸的悠久历史——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代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展厅里,《黄河情》等作品以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三晋大地的壮阔,"抓髻娃娃""鱼戏莲"等意象传递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令人感动的是传承人的故事:武一生先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掘整理中阳剪纸,退休后创办"续根草屋"民俗博物馆,培养出近30名大师级传承人;女儿武小汾老师继承遗志,通过网络媒体和文创设计为剪纸注入新活力。如今,中阳剪纸已开发出灯饰、丝巾等数十种文创产品,"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300余名妇女就业,艺人年增收超3万元,真正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二)民俗文化:柏洼山间的文明密码
  
  7月3日,实践队走进柏洼山风景区和春雷民俗博物馆。柏洼山间,千年松柏傲立崖边,道观深藏云雾之中,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民俗博物馆内,古朴的陶器、精美的绣品、雅致的书画,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阳的宝贵财富,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
  
  三、红色引领: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一)神圪垯村的红色记忆7月4日,实践队走进神圪垯村,在毛主席广场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乡村记忆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记录了村庄建设的点点滴滴,诉说着神圪垯村的红色历史和奋斗历程。在这里,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神圪垯村才能从一个偏远山村蜕变为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中阳县委县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景书记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中阳县在木耳产业、养殖产业和剪纸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规划和成果,为实践队规划了合理的调研路线。心言生物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菌棒补贴、大棚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连续三年召开全国性木耳论坛,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乡村振兴:党的战略在中阳的生动实践

       
中阳县的乡村振兴实践,正是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例证。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乡风文明到治理有效,再到生活富裕,中阳县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如景书记所说:"我们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在中阳,我们看到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深刻实践,看到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石"的生动演绎,更看到了"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的重要作用。中阳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就一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结语:接续奋斗,共绘中阳振兴新蓝图

       
五天的实践之旅短暂而充实,中阳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和成就让我们深受触动、备受鼓舞。从木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到剪纸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从中阳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规划到基层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中阳模式和中阳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把在中阳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将来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中阳县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绘就更加壮美的画卷!
  
  筑梦新野实践队将继续关注中阳发展,与中阳人民一道,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而不懈奋斗!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