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助老系列活动 赋能银龄生活
7月13日,山东女子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走进济南市长清区紫薇阁社区,开展主题助老服务活动。活动涵盖认知健康科普、耳穴压豆调理、蔬菜插花创作及书法基础教学,通过专业化、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将健康知识与文化体验融入社区长者生活,旨在提升长者健康素养与生活参与度,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落地见效。
认知启航,科学防“忘”
认知症科普讲座聚焦早期预防,志愿者结合《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系统讲解认知症的早期信号与干预方法。志愿者现场演示“手指健脑操”,分解“握拳伸展、指尖对敲”等复杂动作,说明“每日 3 次,每次 5 分钟”的练习标准,便于长者居家操作。志愿者一对一对长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引导长者完成图形临摹、词语记忆、数字计算等测试项目,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当长者遇到困难时,志愿者耐心的为长者讲解,严谨的同时也不失温度。测试完成后,志愿者根据为长者结果提供个性化建议,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生活方案,也为长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耳穴探微,豆疏百络
耳穴压豆活动现场,志愿者举起耳廓示意图,指着上面的点位笑着说:“您看这耳朵,就像个倒过来的小宝宝,这儿对应着脑袋,这儿连着睡眠呢。”简单一句话,让“神门穴助眠、皮质下穴缓头痛” 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探棒轻轻点在耳廓上,找准位置后,志愿者将小小的药豆稳稳贴好,再握着长者的手指示范按压:“就像这样往下按,有点酸胀感正好,一天三次,一次十秒。”贴完后志愿者又挨个检查,帮着长者把松动的药豆按牢,并轻声提醒:“爷爷奶奶,我们的耳贴不能沾水,洗澡的时候要把耳贴拿下来。”一枚枚不起眼的药豆,成了长者随身携带的“养生小助手”,让传统中医的智慧,就这样悄悄融进了长者的日常。
笔墨研习:传统文化基础培训
书法小课堂上,志愿者先握着毛笔演示“五指执笔法”,指尖轻转间讲解“擫、押、钩、格、抵”的巧劲,再带着长者练习“横如扁担、竖似立柱”的基础笔画。米字格练习纸上,横撇竖捺渐渐有了模样,志愿者不时俯身帮手腕不稳的长者调整姿势,感受笔墨轻重的变化。见大家练得熟了,志愿者拿出方形卡纸:“咱们来写‘福’字!” 话音刚落,长者们眼睛亮了起来。“左边窄点,右边‘田’字要方方正正”,志愿者边说边在纸上勾勒轮廓。有爷爷手腕微微发颤,志愿者便轻轻托着他的手,感受笔尖落纸的轻重。墨色在红纸上慢慢晕开,一个个带着温度的“福”字渐渐成形,举起来时,纸角金粉映着笑意,墨香里满是亲手创作的满足。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的组织实施,为社区长者提供了健康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支持。认知护航环节强化科学预防意识,耳穴调理传授实用保健方法,蔬艺创作拓展生活美学认知,书法研习促进文化传承参与,多维度满足了长者的需求。“向阳为老”志愿服务队表示,将持续优化活动设计,聚焦长者实际需求,增加适老细节,推动社区助老服务向精细化、常态化发展,以专业服务助力银龄生活质量提升。
(通讯员 王代英)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