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水之约践初心,启绿色征程担使命
2025年暑期,东北林业大学鹤北生态先锋队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担当赴鹤岗市萝北县开展生态保护实践。队伍立足专业优势、聚焦实践育人,怀揣对绿水青山的赤诚,踏过名山镇晨露未晞的田埂,将生态保护初心扎根于这片山水间,正式开启兼具生态守护与文化传承意义的实践之旅,许下守护绿水青山、延续文化血脉的青春承诺。
访山水人文承红色基因,溯生态脉络绘时代新卷
8月14日,队员在江畔与当地居民深度交流,从其口述的生态变迁历程中深刻体悟:生态保护既是融入日常的行为自觉,更是根植于心的家园情怀。这种基层对话不仅为团队后续生态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民生视角,也让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科学意义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8月15日,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内,队员既直观见证了土壤侵蚀率持续下降、水体质量稳步提升的生态治理成效,亦从抗战展区的英雄事迹与东北开拓史的深厚积淀中汲取红色精神养分。这一过程既强化了队员对区域生态修复成果的系统认知,也为团队凝聚生态保护的精神动力提供了历史参照。离开名山岛后,队伍专程赴萝北口岸及互贸区,实地调研海关监管体系与中俄货物互通格局,在跨境贸易实践观察中,为探索生态保护与经贸发展协同路径积累了鲜活珍贵的一手素材,这些素材为后续构建区域性生态贸易模型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推动区域生态贸易协同发展筑牢实践根基。进入嘟噜河湿地,观鸟台可见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栖息共生之景,标本室展品则持续警示着守护栖息地的时代使命,队员们在此记录的鸟类栖息数据,为当地湿地生态监测体系补充了新的观测样本。
8月16日赴太平沟自然保护区调研期间,队员乘船考察沿岸植被与水体生态状况,并通过展馆资料与影像资料,系统深化对区域生态人文融合发展的认知,考察形成的植被分布报告,为保护区植被修复规划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青年视角。
建协作平台促共研,播护生理念传薪火
实践期间,团队首先在名山岛开展系统性生态观测工作:重点对山斑鸠、白鹭等鸟类的栖息点位及活动规律进行记录,同步识别沿岸植物种类与分布特征,并结合区域内人类活动痕迹,综合评估生态系统现状,为后续生态保护研究夯实基础数据支撑。随后,8月16日,团队与萝北县林业和草原局在该局会议室举行共建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明确将萝北县林业和草原局设立为东北林业大学劳动教育基地,不仅为高校学子搭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助力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同时促成双方支部共建,进一步深化校地协作机制,为生态保护科研项目的落地、专业人才的联合培育开辟了新路径,为区域生态保护事业的长效发展注入协同力量。
此外,队员们还精心筹备了系列教具,走进当地幼儿园,以“大熊猫”为具象化载体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宣讲。活动中,团队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设计趣味互动问答环节,并辅以激励性贴纸奖励,将生态文明的深层理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童真表达。这种沉浸式的科普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直观理解了关爱自然、呵护生灵的重要意义,更使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悄然扎根、蓄势萌芽。此次活动为生态文明理念的代际传递搭建了具象化的桥梁,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推进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
凝实践力量守为民初心,续护生篇章筑发展根基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不仅积累了生态调研与协同协作的宝贵经验,更在深学笃行中淬炼了为祖国护苍生的初心使命。展望未来,团队将以共建基地为重要支点,持续深化生态教育普及与校地协同项目建设,推动科研实践与保护一线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全体队员将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之责,扎实助力萝北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区域发展的沃土中厚植根基、浸润人心,成为延续传承的精神血脉与行动自觉,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传承红色基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