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三下乡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河南省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有序推进实践活动。继首日活动成功开展后,实践团迅速总结经验,聚焦需求,在次日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校准服务方向,提升活动实效。
座谈研讨,优化方案精准发力实践团与樊村镇初级中学校长举行专题工作推进会。会上,校长对实践团首日活动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提到学生们表现出的浓厚参与兴趣。同时,校方也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希望后续活动能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学习方法引导和学业规划方面。
实践团主席认真听取了校方意见,并基于前期初步调研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核心需求进行了梳理,主要集中在未来方向认知和成长心理支持等方面。为精准回应这些需求,实践团在会上提出优化方案:
1.融入学业发展建议: 在下午的走访调研中,将侧重了解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目标规划上的共性问题,并计划在晚间交流活动中,融入大学学习经验分享与学业发展路径建议等内容。
2. 强化心理关怀支持,安排具备相关心理知识的成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成长交流和心理支持的空间。
双方还就活动组织、场地使用及学生安全保障等细节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校方表示将安排场地设施协助实践团,共同保障后续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进行。座谈为实践团下午的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樊村镇初中校长与实践团成员开展座谈会 杨硕飞 供图
社区走访,倾听心声对接需求实践团成员分成5个小组,携带设计的调研问卷,深入樊村镇主街道及周边社区开展走访调研。此次走访特别关注了在镇上经营各类商铺的家庭,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这类家庭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面临的普遍性困难以及与家庭的沟通情况。
各小组走进店铺、走近家长,通过问卷调研和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长的真实关切和期望。调研发现,不少家庭因工作繁忙或知识结构所限,在孩子的学业辅导和心理沟通上存在一定困难。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活动安排,特别是晚间交流活动的内容,旨在通过大学生朋辈引领的方式,分享学习方法、交流成长经验、解答心中疑惑,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拓展视野、放松交流的平台。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重点关注沉迷电子设备而阻碍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的学生群体,向他们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邀请他们的孩子参加次日的防手机和网络沉迷团课·。家长们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活动内容表现出兴趣,纷纷表示会考虑鼓励孩子参与。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店铺进行问卷调查 杨硕飞 供图
各小组完成走访任务返回学校后迅速汇总分析调研数据。长安大学建工学院科协三下乡实践团在宜阳的次日活动,体现了高校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与务实作风。通过深入的校地沟通和扎实的社区调研,实践团不断优化活动方案,努力将“送下去”的资源与基层“真需求”精准匹配。从座谈室的方案研讨到街巷间的走访倾听,实践团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宗旨。随着活动方案的持续优化和深入实施,实践团期待为樊村镇的学子们带来更多切实的帮助和温暖的陪伴,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通讯员 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