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彩虹背后的科学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与力学学院7月11日讯】(通讯员宋静怡)
  7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热血启智社会实践队再次走进洪山区中央花园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以“彩虹的形成与光的色散”为主题的趣味物理课。
   
  参与此次授课的实践队成员均来自物理专业,扎实的知识储备为课程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让抽象的物理知识更易被小朋友理解,队员们在课前反复打磨内容,将专业概念层层简化,力求用最直白生动的语言讲解原理。尽管对知识本身烂熟于心,大家仍难掩紧张——“光”这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该如何让孩子们透彻理解?
   
  课堂上的热烈氛围很快驱散了这份担忧。小朋友们对光的世界早已充满好奇,不仅对彩虹的形成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还会主动抛出“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晴天能看到彩虹吗”等问题,让课堂始终洋溢着探索的热情。
   
  当讲到“光的色散”这一核心概念时,不少孩子起初对“色散”这个新鲜名词面露困惑。队员们没有急于灌输定义,而是结合彩虹的形成过程,用“阳光被小水珠拆成了彩色积木”这样的比喻辅助讲解,还通过简单的棱镜实验演示,让孩子们直观看到白光分散成七色光的过程。
   
  课程结束时,令人惊喜的是,大多数小朋友已能熟练说出“色散”的定义。虽然他们暂时还不能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所有的光学现象,但从懵懂到理解的跨越,已让这堂课充满意义。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到物理的奇妙,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热血启智社会实践队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把更多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的“科学故事”。
  武汉理工大学热血启智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宋静怡
​​​​​​​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