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针情灸远”三下乡队伍赴桐城市情系爱心联合会开展“八段锦”与香囊制作教学活动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情系爱心”夏令营的场地上。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们开始了第二天的支教日程,一场融合传统养生智慧与青春关爱的旅程徐徐展开。
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稚嫩的心灵里悄然种下。经验丰富的支教老师率先登场,八段锦教学在“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口令中开始。老师一招一式精准示范,口中口诀清晰沉稳。孩子们凝神屏息,模仿着动作,神情专注认真,古老的导引术在年轻一代身上焕发活力。这些平凡而跃动的瞬间,被志愿者悄然珍藏,成为照亮日常的点点星光。
午休时分,清甜多汁的西瓜成为消暑佳品。孩子们大快朵颐,汁水沿着下巴滴落衣襟,如绽开点点小花。一位平日习惯低头的腼腆男孩,默默将盘中最大的一块西瓜塞进身旁志愿者手中,匆匆转身时,志愿者瞥见他颈后细软的新生绒毛——生命拔节的痕迹无声却坚定,恰似需要耐心守候的花期。
下午的中药香囊手工制作将气氛推向温馨的高潮。男孩们全神贯注为香囊打结,郑重地将自己的第一份作品赠予教授八段锦的支教老师:“这个能驱蚊,你晚上查寝就不怕被咬了。”女孩们则举着精心装饰、缀有小星星的香囊雀跃而来,布料上还沾着未拍净的药粉,真挚地递给志愿者:“姐姐,这个送给你,像我们夏令营的名字一样!”缕缕药香中包裹的,是孩子们纯净无瑕的感激与祝福。
暮色四合,营地灯火渐明。一位志愿者在日志中写下感悟:“‘星火’二字,此刻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我们怀抱播撒光热的初衷而来,最终却从孩子们澄澈的眼睛和毫无保留的信任中,被更明亮的光所照亮。”夏令营的日子看似平凡流淌,然而指尖传递的温度、脱口而出的关切、小小香囊里深藏的心意,都已成为志愿者心中永恒定格的画面。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以专业为炬,以仁心为引,在“情系爱心”的夏日营地,完成了一场生动的育人实践。当八段锦的招式融入童真的律动,当中草药的气息萦绕真挚的祝福,传统文化与青春成长在此刻交汇相融,共同勾勒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它不仅传递知识,更在心灵间点燃温暖的星火,照亮彼此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