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2025年渤海大学星火筑梦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星火筑梦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渤海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星火筑梦队”于2025年7月20日至25日赴辽宁省沈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史料研读与实地走访,团队在红色沃土中汲取精神养分,让青春理想在革命历史的浸润中愈发坚定。

  实践前期,团队做足准备。成员分工研读《满洲省委历史文献汇编》等资料,梳理五大红色基地的历史脉络;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签署承诺书,为实践筑牢保障。

  7月21日首站刘少奇故居,队员们踏入青砖俄式建筑,通过泛黄的文件与旧物,追溯1929年刘少奇同志主持满洲省委工作的峥嵘岁月。亲眼目睹《满洲红旗》报原件,聆听奉天纱厂罢工的故事,队员们深刻触摸到信仰的坚硬,领悟了“革命者的信念如同钢铁,越是淬炼越显锋芒”的真谛。

  7月22日,我们团队来到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这座隐匿于巷弄的青砖瓦房曾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在当年的秘密会议室,当得知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名将正是从这里走向战场时,队员们驻足凝视展柜中斑驳的党员登记表,感受到信仰在历史深处跳动的有力脉搏。

  7月23日,在中山广场上,22组青铜浮雕串联起从“九一八事变”到工业崛起的城市记忆,队员们瞻仰了高达10.5米的花岗岩领袖雕像,其身影与沈阳站钟楼相映成辉。广场地面镶嵌的历史浮雕,从“九一八”事变的烽烟到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腾飞,生动浓缩了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

  7月24日,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及烈士陵园。馆内上甘岭战役的碎石粉末、嵌着弹片的树干标本等展品令人震撼。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血性与赤诚,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直抵队员心灵深处。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队员们举行了简短的缅怀仪式,表达崇高敬意。生命终会凋零,但精神却可以如星辰般永恒。

  7月25日,沈阳北站21米高的“逐日”雕像,以“太阳鸟”图腾象征城市奋进姿态。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体悟到,红色基因是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作为数学专业学子,大家将以严谨学风深耕学业,以“逐日”之姿传承红色精神,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报国实践中绽放光彩。

  此次沈阳红色实践之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成长历练。团队成员在红色教育基地中体悟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深刻理解了“共和国长子”沈阳的历史坚韧与奋进力量。红色记忆淬炼了理想信念,让大家明白当代青年需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未来,团队成员将以严谨态度深耕数学专业,用知识赋能社会,以“逐日”姿态传承红色精神,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建设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