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薪火,灼灼千年;青春步履,溯源汀江。”为深切体悟世界客家首府——长汀的深厚底蕴,探寻传统技艺在当代赓续焕新的破局之道,龙岩学院“遗韵汀州·匠心传承”实践队于7月11日至13日,赴长汀探访七位于困境中求索、在坚守中突围的非遗守艺人。在刀锋裁红、劈开传承断代之困的客家精神里,在拳风激荡、勇破门户壁垒之限的血脉中,在酒瓮封藏、静对市场冲击之浪的岁月醇香间,队员们触摸非遗文化的脉搏,见证古老技艺在当代的破茧新生。
一、长汀滋味:古法新酿,舌尖上的文脉赓续
面对现代饮食潮流冲击与青年传承意愿低迷的困境,长汀传统美食的守护者们正积极寻求创新路径。
实践队探访豆腐圆传人林观木,他坚持二十七代古法核心工艺的同时,大胆尝试融入鱼肉、鲜蛋等新食材,赋予传统风味新的活力。徐源豆腐干传承人徐振强,在他的推动下,食品工厂引入了液压机组,将压榨效率提升三倍;采用充氮锁鲜技术延长保质期;外包装设计巧妙融入客家土楼元素。“守住老味道,更需要新头脑和新方法。”徐振强强调。酿酒师林剑波在果酒浪潮中坚守陶缸陈酿,以酒厂盈利反哺传习馆建设,并研发新口感。他们共同呼唤青年力量——通过短视频创作、健康新品研发等路径,让千年风味飘进下一代生活。
图1:实践队参观豆腐干制作工厂
图2:实践队访谈林剑波老师
二、长汀韵律:数字赋能,古乐穿云觅知音
当古老乐舞面临“人亡艺绝”,逐渐式微,音乐类传承人正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天籁之音重获新生。
九连环守护者童小雄将田埂祭祀舞提炼升华,编创出兼具古韵与观赏性的舞台剧目,让移民史诗在旋转的彩棍中复活。公嫲吹传承人刘秋林以“土办法”破局:用麦秆练气息、击掌训节奏,更将明代乐器接入云端,研究用乐声模仿人声哭笑,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天籁。“老师们用最‘土’的方法教基础,又用最‘潮’的方式寻知音,这份破局的智慧让我们震撼。青年,真的可以成为古韵的‘翻译官’和传播者。”队员们回忆道。
图3:实践队访谈刘秋林老师
三、长汀技艺:破壁融合,传统技艺的当代突围
在传统技艺传承的十字路口,守艺人们主动求变,以开放的胸襟拥抱融合,开辟新径。
长汀剪纸名家刘白数十载钻研刀锋,将围屋春秋裁入红纸,如今深耕青少年推广,让客家图腾跃动于新生代掌心。段家拳掌门段巧勇打破门户之见,融合散打、泰拳打造竞技新体系,筹建武术博物馆凝练传统武史,更向专业队输送全国冠军。他告诉队员们:“教练当有一桶水,才予学生一杯水”,期盼青年以敬畏之心拓新传承之路,让硬核武学在当代铮然作响。
图4:刘白老师的部分剪纸作品
图5:实践队与段巧勇(右三)老师合影
文脉不息,青春正好
七位守艺人如七星连缀,照亮汀州文化长河。队员小林感慨,“老师们是在和时间赛跑,抢救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他们在机器轰鸣中坚守古法,于云端之上寻找回音,以开放胸襟融铸传统与现代——每一份破局智慧,都是与时间赛跑的铿锵足音。实践队员们触摸到这份灼热的文化脉搏,更深刻体悟“口述实录”的紧迫性,每一次访谈,皆是抢救随岁月飘散的技艺密码与生命史诗。青年当以此次行走为起点,将守艺人的希冀化为行动,用创新思维与数字力量激活文化基因,让千年遗韵真正融入烟火人间。汀江潮涌,唯以青春作桨,方能使非遗明珠在新时代的浪涛中,辉映不绝。
通讯员:夏晔、洪艺萌
图摄:郑雨芯、林若熙
指导老师: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