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大学生带留守儿童玩转昆虫世界!贵州这支团队让科学梦想飞进大山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
  盛夏骄阳点燃赤子之心,黔山秀水召唤青春步履。7月17日至7月25日,贵州大学昆虫协会“虫缘童行”服务队12名成员跨越层峦叠嶂,深入黔西南州普安县大湾村童伴之家,开启为期九天的科普志愿行动。捕虫网划开山野晨雾,标本箱收藏盛夏蝉鸣,这群青年以昆虫为媒,在喀斯特山乡间架起一座连通科学与童真的彩虹桥。
  手把手教孩子认识自然
  "网兜要斜着挥,像这样轻轻罩住蝴蝶!"在村子后山的草坡上,指导老师郭建军正握着小朋友的手示范捕虫技巧。孩子们兴奋地举着专用捕虫网,追着翩翩飞舞的蝴蝶跑来跑去。当网住一只毛茸茸的熊蜂时,郭建军立刻现场教学:"熊蜂是益虫,专门帮花朵传粉的!"孩子们瞪大眼睛观察,连呼吸都放轻了。
  
  图为郭建军为儿童演示捕虫网的使用方法
  回到童伴之家,队长王子洁用黄蜂模型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蜘蛛不是昆虫,因为它有八条腿!"7岁的小男孩抢答正确时,脸上满是自豪。队员们还播放《昆虫总动员》动画片,当看到蚂蚁军团协作搬运食物时,孩子们齐声喊出"要像蚂蚁一样团结"。
  小手中诞生神奇艺术品
  最热闹的是标本制作课。在服务队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拿起真正的蝴蝶标本,用相框精心装裱。一个8岁的小女孩给标本框粘上彩色小花边框,开心地说:"我要把这只蓝蝴蝶带回家给奶奶看!"
  
  图为儿童正在挑选喜欢的蝴蝶
  另一个小组正在创作微景观。服务队员示范用热熔枪固定树枝,孩子们负责铺苔藓、摆石子。当玻璃罩盖住完成的"迷你森林",看着停在树枝上的蝴蝶标本,一个小男孩突然喊道:"蝴蝶在喝我做的河水!"引得满屋欢笑。
  
  图为儿童与队员在创作昆虫微景观
  把知识种子撒进心田
  活动远不止于玩耍。队员姚露婷开设"昆虫文化小课堂",教孩子们用苗语说"妹傍留"(蝴蝶妈妈),朗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古诗。当播放《梁祝》化蝶片段时,姚露婷解释到传说中梁祝最终化成玉带凤蝶,她顺势讲解了蝴蝶雌雄差异,孩子们听得入迷。
  
  图为儿童正在学习区分玉带凤蝶雌雄的方法
  离别时,孩子们把自制的彩泥昆虫塞满队员背包。童伴之家的展示柜里放满昆虫标本,这些作品会替服务队继续陪伴孩子。当山风吹动蝴蝶翅膀,科学的种子就在他们心里发了芽。(通讯员尹习欢)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