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守护黄河脉动・传承华夏根魄”沿黄行动:三下乡青春筑梦交通行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通讯员:李嘉康 团队:“河脉薪传”社会实践团 学校:山东交通学院
          为积极响应黄河国家战略,传承弘扬黄河精神,交通土建工程学院“河脉薪传”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7日开启沿黄三城文化生态守护行动,奔赴济南、东营等地,辗转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东营黄河文化馆、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泺口险工、济南工程水利服务中心,还深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制作,以青春之姿探寻黄河文化脉络,践行新时代青年担当。
                                                               
王翰川 供图
         踏入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黄河水奔腾咆哮,裹挟着历史的厚重与生态的张力,扑面而来。作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的关键节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沙,都关乎着黄河安澜大局。实践队成员沿着河岸细致考察,观测水质、记录植被,从专业视角分析生态现状。“黄河生态是母亲河的‘健康屏障’,守护好这片生态,黄河精神的传承才有根基。” 生态监测员的讲解,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黄河生态保护,是传承黄河精神的基础工程,容不得半点懈怠 。
                                                               
王翰川 供图
         东营黄河文化馆内,宛如一部黄河文化 “百科全书”。从远古时期黄河文明的萌芽,到历代治河的智慧结晶,再到当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珍贵文物、详实史料与先进展陈手段交织,全方位诉说着黄河故事。队员们穿梭于展厅,聆听黄河治理从 “人水相争” 到 “人水和谐” 的变迁。当讲解员讲到 “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更需要你们年轻人传承发扬” 时,现场安静却又力量涌动,队员们心中对黄河精神的理解,又多了几分深刻与炽热。
在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庄严伫立。这里承载着革命先辈为理想献身的热血故事,与黄河精神中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内涵一脉相承。队员们聆听烈士事迹,深刻领悟到青春担当不仅是守护生态文化,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奋斗精神。
         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里,实践队调研生态修复成果。清澈河水、葱郁植被,展现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效。队员们与当地护林员交流,了解生态治理背后的努力,“守护黄河生态,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你们年轻人来助力,咱这信心更足!” 护林员朴实的话语,传递着对青春力量的期许。
                                                                 
王翰川 供图
         来到泺口险工与济南工程水利服务中心,实践队近距离接触黄河水利设施。在泺口险工,队员们观察黄河水情与堤坝防护,了解其在防洪减灾中的关键作用。水利服务中心内,专业人员讲解水利工程运作,让大家明白科技赋能对守护黄河的重要性。实践队成员们感慨:“黄河治理离不开科技与实干,我们要把知识转化为守护黄河的动力。”
实践行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制作体验,为传承黄河文化添上生动一笔。在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队员们学习澄泥砚制作工艺,感受黄河文化滋养出的艺术魅力。“澄泥砚是黄河文化的艺术结晶,传承它就是传承黄河精神的细腻与厚重。”传承人对黄河文化的解读,让队员们收获颇丰。
                                                                     
 葛春锐 供图
         实践期间,团队还走进马山褚科小学。教室里,队员们围绕黄河主题,为孩子们讲述黄河故事。从黄河的起源、流经地域,到黄河文化、生态保护,一个个生动故事,搭配精心准备的图片,让孩子们听得入神。“原来黄河这么伟大,还有这么多故事!” 孩子们的惊叹,传递着对黄河文化的好奇与向往。队员们还组织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黄河,将黄河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王兵杰 供图
          此次沿黄三城文化生态守护行动,实践队以脚步丈量黄河,在生态考察、文化探寻、精神感悟中,将黄河精神融入青春血脉。青春筑梦交通行,他们以实际行动挺膺担当,让黄河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芒,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注入青春动能。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