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彤彤、赵齐雪、缪扬)8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囊万家·未病先防”中医药非遗社区健康促进体系团队再度走进社区,以童趣盎然的创新形式,在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王圩社区活动室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中医药文化探秘之旅,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智慧与温情推向高潮。
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囊万家志愿团队与学生合影留念 通讯员 王彤彤供图
晨诵五行:童谣唱响身体“小宇宙” 清晨的阳光中,琅琅童声率先点亮课堂。志愿者们手持五彩图解,将深奥的五行学说与脏腑关系化为生动比喻:“心像小火炉”“肾是蓄水池”……孩子们瞪大眼睛,跟随手势理解着身体内部的奇妙联系。随后,一首融合中医智慧的原创童谣在教室回荡,志愿者通过趣味问答互动,让“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之理悄然浸润童心。
志愿者开展五行童谣课程教学 通讯员 赵齐雪 供图
穴位闯关:谜语寻宝激活“身体地图” “鼻子下面一道沟,晕倒急救按哪里?”课程高潮在“穴位猜谜寻宝”中爆发。活动以身体谜语破冰,瞬间点燃热情。志愿者们将几个关键穴位编成朗朗上口的谜语:百会穴-头顶尖尖正中央,像个小会堂聚能量,头晕疲劳按一按,立马精神又清爽。太阳穴-脑袋两侧小太阳,头疼犯困它来帮,轻轻按按精神爽。人中穴-鼻子下面一道沟,像条小溪中间流,晕倒急救按这里,帮人清醒不迷糊。分组竞技中,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谜题,小手飞快指向自己或同伴的穴位位置,每答对一题便赢得一枚闪亮贴纸。紧接着的“穴位寻宝”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顶点——孩子们化身小侦探,在活动室角落搜寻隐藏的卡片:“缓解牙疼按哪里?”“急救晕厥找哪个穴?”寻得宝藏并准确回答的孩子,欢呼声里又添一枚荣誉贴纸。
志愿者开展穴位定位趣味教学 通讯员 王彤彤 供图
草药奇缘:卡片配对解锁“自然药箱” 午后课堂变身“中药智慧工坊”。志愿者们展示着精美的草药卡片:肉桂如温暖小火炉,栀子似清凉小红果,蒲公英像会飞的小伞兵……孩子们通过形象比喻记忆功效:“淡竹叶是绿色小水管(利尿)”“百合是安睡小喇叭(安眠)”。在小组导师带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进行“功能配对”挑战,小手将草药与功效卡片精准连接。随后的情景抢答更是火花四溅——“爬山淋雨着凉了喝什么?”“被蚊子咬了涂哪种草药汁?”每一次抢答成功,都引来一片羡慕的掌声和新的贴纸奖励。
志愿者开展中药识药教学与学生互动过程 通讯员 王彤彤 供图
贴纸载誉:童心收获双份成长 活动尾声,孩子们珍重清点满载智慧的贴纸——这些既是兑换学习礼品的凭证,更是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勋章。“我找到足三里宝藏卡啦!它像卫士保护我的胃!"小男孩的宣言引来一片欢笑。团队志愿者成员表示:"用谜语破译身体密码,以寻宝激活求知本能,让草药变身童话精灵,这是我们推动中医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互动现场 通讯员 王彤彤 供图
当日活动在贴纸兑换礼品的喜悦中圆满落幕。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囊万家"团队通过五行童谣、穴位谜语、草药配对的创意三部曲,在社区儿童心田播下"未病先防"的健康种子。当童真目光遇见千年岐黄,那些闪耀在衣襟上的贴纸,正映照出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