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老木雕作龙凤纹 利刃镌刻称祥泰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冯梓铭

  泰州非遗木雕是江苏省泰州市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2025年6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开始了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泰州的非遗木雕技艺文化,实践团队走访调查了泰州地区相关非遗木雕工作室,以更好地了解该技艺。

  泰州非遗木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题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泰州地方文化的重要象征;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商业化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泰州木雕面临着传承困难、市场萎缩、创新不足等问题,保护泰州非遗木雕的重任愈加明显。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并于暑假开展了对于泰州非遗木雕的走访调查、继承保护工作。

  (图为世泽雕艺馆。陈心怡供图)

  初入工坊,实践成员便看见与豪华门庭不同的场景,旁边一个个玻璃展柜里面的各种木雕作品惟妙惟肖、神色各异,有威武刚毅的关公、有灵动飘逸的麻姑、有仙风道骨的寿星,每一件都足以让实践成员叹为观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先大致了解了部分木雕作品以及泰州非遗木雕的大致历史、如今情况等基本知识,工作人员最后也只能感叹到:“现在的光景不好,大家不喜欢泰州非遗木雕的这些老物件了,更不愿学习泰州非遗木雕的技艺。”随着工作人员的感叹,实践成员便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实践任务。

  (图为世泽雕艺馆。陈心怡供图)

  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成员来到了工作室里面。“小心脚下!”工作人员提醒着,“这些都是木材。你们看,这个像不像凤尾,那个身形更美观。”实践成员看着工作人员所介绍的满地木头,并跟着看到了工作人员指甲缝嵌着深褐色的木漆,像给岁月盖了印章。“你这个不行,这一划太浅了。”工作人员低头对着一个年轻的木雕工作者,对他的木雕工作进行了一些指导,实践成员看着便也同时进行了记录。

  当实践成员询问到为什么仍然坚持泰州非遗木雕,工作人员拉开三米长的挂板,上百把刻刀闪着寒光。“平刀凿平面,圆刀刻衣褶,三角刀雕睫毛……”他向实践成员们一一细数着这些陪着他的的工具,最后长叹一口气,“这是我的根啊!”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成员尝试起木雕技艺,接过工作人员的传统刻刀,随机拿起一块废料,按着木头大致的形状与纹路、以及实践成员自己内心所想,就开始下刀,很快,一刀过去一个缺口,却没有形状,工作人员笑笑,耐心地讲述起来行刀的要求,实践成员连连称赞,受教良多。

  (图为世泽雕艺馆。陈心怡供图)

  看着工作室里的人并不多,实践成员又向工作人员询问起来,工作人员向实践团队讲述着泰州非遗木雕的传承问题,现今人们对这个艺术并不感兴趣,以至于现在学习泰州非遗木雕的人数越来越少,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就受到极大的限制。实践团队也将调查报告向工作人员们讲述,继承困难的问题其一点在于缺乏创新力,缺乏资金,而泰州非遗木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在于缺乏宣传,人们对于这项非遗技艺的了解并不多,且不能很好地广泛辐射其他地区,如果能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人慕名前来,泰州非遗木雕的状况会改善不少。

  泰州非遗木雕作为一项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技艺,在时代洪流中其传承与发展遭到一定的挑战,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正抓住了这个痛点,积极通过走访调查、问卷提问了解公众对于泰州非遗木雕的认识,并积极投身于该项非遗技艺的保护当中,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泰州非遗木雕一定会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

  通讯员:冯梓铭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