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萤光暖童心,守护无忧长——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萤光聚力团长沙分团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高阳 何娟
  2025年7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萤光聚力团长沙分团携“萤光聚星芒,童心无困境”主题行动,走进长沙市雨花区梵米尼幼儿园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本次实践由广西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研究生牵头,其他成员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名专业志愿者以精准服务为核心,为3-6岁困境儿童量身打造情绪能力支持方案,用教育实践响应国家儿童心理健康政策号召。
  
  绘本为媒构筑情绪成长坐标系​
  
  针对困境儿童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薄弱的核心需求,团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精选《菲菲生气了》《我不想生气》《我好害怕》《我和害怕做朋友》《萨利有一朵云》《我好难过》《我会关心别人》《阿莫的生病日》《萨姆不敢上台演讲》《害羞的小哈利》等10本经典情绪主题绘本,创新设计“星光绘本课”阶梯式干预方案。志愿者通过沉浸式共读建立情感联结,借助角色扮演让孩子体验不同情绪场景,运用情境提问引导情绪认知升级。为实现个性化追踪,团队为每名儿童专属定制《绘本阅读成长档案》,从阅读专注时长、情绪词汇使用频次、肢体语言反应等维度,系统记录成长轨迹。其中,一名大班幼儿在共读《我会关心别人》后,主动拉起哭泣同伴的手说“我也想去帮助生病的小朋友”,这一自发行为被载入档案,成为情感唤醒的温暖注脚。​
  
  数据跟踪量化情感蜕变轨迹​
  
  活动全程采用“前测-干预-后测”科学评估体系,通过情绪识别量表、社交互动观察记录表等工具动态追踪。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干预,85%参与儿童情绪识别准确率提升,72%能主动使用“我生气了”“我感到难过”等情绪词汇表达感受,同伴互动频次平均增加1.8次/小时。变化最显著的是一名此前沉默寡言的中班男孩,在前测中全程无语言回应,而在最后一次活动中,他主动举起绘画作品,用连贯语言讲述“小兔子不怕黑”的原创故事,成为干预成效的生动注脚。
  
  教育微光点亮童心成长路​
  
  “姐姐,下次还能和我一起读《害羞的小哈利》吗?”活动结束时,一名小女孩紧攥绘本不愿放手的场景,让志愿者深受触动。团队成员表示:“虽然两名志愿者的力量有限,但团队成员通过绘本共读建立情感连接,用数据跟踪精准把握需求,靠家庭赋能延续干预效果,已构建起‘短期干预-长期追踪’的支持基础。”正如志愿者在实践日志中写道:“每本绘本都是一扇窗,每次互动都是一束光,只要教育的微光持续照进困境儿童的生活,就能慢慢点亮他们的心灵星空,让童心在无忧中成长。”
  
  萤光聚力团长沙分团
  文|高阳 何娟
  摄|唐泽涛 何娟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