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恩菲 马湘帅)为宣传贯彻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在蚌埠医科大学党委学习部、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室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指导工作室的联合指导下,医事法制社组建“法治护航,学位筑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宣传调研队,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深入安徽省蚌埠、安庆等地开展调研,在高校、社区及中学等多个场所,秉持精准普法的原则,通过座谈、设点宣传、线上线下问卷调查、访谈及互动宣讲等展开普法宣传活动,助力提升社会对学位制度的认知。
7月4日,调研队首站走进安徽科技学院。队员们围绕学位授予标准、学术规范等热点问题,与该校法学系师生开展座谈交流。受访教师结合实例,将《学位法》中保障学术质量、规范学位管理的关键条款进行通俗解读。队员们还参观了该校模拟法庭,感受法律实践的严谨性。此次活动为后续宣传明确了专业方向和重点内容。
7月7日至8日,调研队深入驻地市区设立多个普法宣传点。队员们结合《学位法》具体条文,耐心解答市民关于“学位获取条件”、“学术不端后果”等疑问,并辅以典型案例阐释,使学位制度更加直观易懂。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公众认知程度。
7月12日至17日,调研队转战市区及太湖县太湖中学,面向学生群体开展系统普法。活动聚焦《学位法》中关于学位授予条件、程序规范、学术道德要求及质量保障等核心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互动问答以及生活化的语言解析,队员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学术观,深刻理解学位制度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意义,让法治观念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
在整个“法治护航,学位筑梦”《学位法》宣传调研活动期间(2025年7月4日至8月8日),线上问卷调查作为核心调研手段之一,持续、灵活地贯穿于活动的各个阶段。 调研队在安徽科技学院座谈交流、驻地市区设点宣传以及太湖中学互动宣讲等线下活动开展的同时,始终同步推进线上问卷的推广与收集工作。 队员们充分利用数字化渠道的便捷优势,在活动现场积极引导受访师生、市民及学生家长通过扫码等方式访问线上问卷平台。团队负责人王恩菲表示,这种方式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即使在非集中宣传时段和非活动现场,也能持续接收来自更广泛群体的反馈,确保了调研数据的丰富性和时效性,为全面、动态地把握社会公众对《学位法》的认知程度、关注焦点及具体诉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图1调研队对学位法相关书籍普及程度进行调研.(王恩菲 供图)。
图2队员正在与群众一起研读《学位法》相关法律条文。(杨竟文 供图)
图3调研队正对群众进行采访,了解群众对《学位法》的了解程度。(翟锦云 供图)
图4调研队在安徽科技学院与法学系教师开展《学位法》座谈交流。受访教师正结合案例进行解读。(王恩菲 供图)
图5蚌埠市区普法宣传点,队员正对《学位法》进行科普。(田梦雨 供图)
图6太湖中学校门前,部分调研队员在太湖中学合影。(贺依雯 供图)
图7太湖中学普法现场,队员通过互动问答向学生解析《学位法》。(洪文杰 供图)
图8成员合影。(王恩菲 供图)
本次《学位法》宣传调研活动是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活动不仅深化了队员对《学位法》精神的理解,更锤炼了其沟通协调与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强化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