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赋能·乡建焕新丨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赴沙县儒元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4日至7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霄鹤副教授带领下,携福建农林大学2019级博士毕业生、儒元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曾真及8名在读硕士生奔赴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儒元村,正式启动以“懿德赋能・乡建焕新”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深入基层,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现将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告如下: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2024年7月,福建农林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首驻儒元村,以“稻香儒韵,懿德伴行”为主题,完成村庄景观提升规划、标志设计、宣传视频摄制及国家级媒体报道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今年7月4日—9日,在福建农林大学2019级博士毕业生、儒元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曾真的协调下,学院再度组建实践团队,以“懿德赋能·乡建焕新”为主题依托“景观—游径—宣传”三位一体赋能体系,持续助力儒元村高质量发展。团队将运用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知识,以文化挖掘、游径串联为主线,进行乡村资源调研、环境景观提升和全域游线规划等实践活动,并依托“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模式,记录推广实践经验、方法和鲜活事例,全方位宣传懿德文化与儒元村乡村发展成果,为儒元村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活动内容与实施
1.前期筹备与宣传
活动前夕,团队进行了动员会议,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并对儒元村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摸底。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每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时发布活动动态,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儒元村的文化与美景“代言”。
2.深入调研与交流
7月4日,在夏茂镇人民政府,夏茂镇人大主席张清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详细介绍了夏茂镇六村联建规划以及村落基本情况,并对实践团后续调研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三明市财政局驻儒元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健提出要将懿德文化融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扩大文化景观的影响力。福建农林大学2019级博士毕业生、儒元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曾真,鼓励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镇域、村域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会上,李霄鹤副教授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团队共同探讨了调研方案和具体内容。随后,团队一行深入田间地头,探访我国财政学泰斗邓子基教授的故居懿德堂,感受乡村文化底蕴。

图1实践队成员与夏茂镇镇长开展座谈会议
7月5日,实践团循着乡村振兴的实践足迹前往俞邦村学习建设经验。队员们先走进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在图文故事中沉浸式感受了沙县小吃的文化根脉;随后漫步于沿河景观带,看流水潺潺与村落新景相映成趣,体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治理智慧;最终驻足寻根追味小吃街,在热气腾腾的美食里感受“沙县小吃”饮食文化的代代传承脉络与市井烟火魅力。
图2实践队成员在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进行参观与学习
随后,实践团队员们探访了邓老亲笔题字的儒元小学与夏茂中心小学。触摸着老校的砖瓦,队员们了解到,因人口外流,儒元小学虽已停办教学,却藏着文化传承的新可能——团队计划以夏茂中心小学的设计为镜,紧扣“懿德文化”内核,将这片旧址打造成集乡村振兴实践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基地。在与村两委委员的深入交流和实地踏勘中,成员们对儒元村的文化肌理有了更细腻的感知,也让这份改造蓝图更贴合村落的历史气息与精神底色,期待让懿德文化在校园旧址焕发新生。

图3实践队成员与儒元村村两委合影
7月6日,实践团成员走进闽西北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景区)进行参观学习。文昌宫红色夏茂展馆内,听着讲解员对夏茂镇土地革命时期斗争史的讲解,转至斌蔚堂,实践团成员们再一次重温了邓子基教授的生平事迹。这些跨越时代的精神印记,让团队对儒元村文化传承与振兴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图4实践队成员在文昌宫红色夏茂展馆参观与学习
3.实践与创作
7月7日至9日,实践团队员运用无人机拍摄儒元村全景,制作航拍视频与宣传素材。期间,团队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设计景观节点、规划研学线路、设计懿德文化故事展板等模块,打造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同时,每日撰写宣传稿件,多渠道推广儒元村的美丽与魅力。

图5实践团成员在进行乡村规划图的制作
4.成果汇报与反馈
7月9日,实践团队在懿德文化中心举行成果汇报会,向夏茂镇领导干部及儒元村村两委展示调研成果与规划建议。根据反馈意见,团队进一步调整完善方案,确保规划建议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图6实践团成员在进行成果汇报
三、活动成效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不仅为儒元村量身打造了科学合理的景观提升设计方案,也为夏茂镇的“六村联建”规划了具体可行的研学路径。期间,通过与夏茂镇领导干部及儒元村村两委深入交流,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最终完成方案定稿。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了儒元村的美丽风光与深厚文化,有效提升了其知名度与吸引力。同时,团队成员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
四、活动不足
1、下乡时间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队调研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因对村民的具体需求及实际问题掌握不够全面,导致难以提供更精准、更具长远性的规划建议。
2、参与本次活动的成员大多为在读硕士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社会经验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待提升。
五、今后工作计划
针对本次活动中暴露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今后的工作计划如下:
1、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问题,确保规划建议更加精准和符合实际。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沟通,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2、优化宣传策略:进一步优化宣传策略,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宣传效果。同时,将积极参与各类乡村振兴和文化宣传活动,提升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广实践成果奠定基础。
3、持续跟进:在完成本次活动后,团队将持续关注儒元村的乡村振兴进程,定期进行回访和跟进,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