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懿德赋能·乡建焕新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赴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儒元村实践队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青年人才是激活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自三明市城管局、三明市财政局挂驻夏茂镇儒元村以来,三方共同携手谋划乡村发展,深化校地合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2024年,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首驻儒元村,以“稻香儒韵,懿德伴行”为主题,完成村庄景观提升规划、标志设计、宣传视频摄制及国家级媒体报道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获得广泛社会反响与当地政府及村民的高度认可。应儒元村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深化懿德文化,福建农林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再次来到儒元村,助推乡村建设与文化振兴工作开展。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霄鹤副教授带领下,组织8名硕士生奔赴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儒元村,正式启动以“懿德赋能・乡建焕新”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懿德寻根,实践赋能振兴
  团队运用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知识,以文化挖掘、游径串联为主线,进行乡村资源调研、环境景观提升和全域游线规划等实践活动,并依托“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模式,记录推广实践经验、方法和鲜活事例,全方位宣传懿德文化与儒元村乡村发展成果,为儒元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在夏茂镇人民政府,夏茂镇人大主席张清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详细介绍了夏茂镇六村联建规划以及村落基本情况,并对实践团后续调研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三明市财政局驻儒元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健提出要将懿德文化融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扩大文化景观的影响力。三明市城市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儒元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曾真博士鼓励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镇域、村域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会上,李霄鹤副教授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团队共同探讨了调研方案和具体内容。
  实践团调研首站为懿德堂——我国财政学泰斗邓子基教授的故居。村两委工作人员对邓老在古厝中度过的成长岁月、为我国财政学奠基的艰辛征程与辉煌成就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讲解,实践团队员们深切体悟到邓老奋斗岁月里的坚韧力量,纷纷立志传承邓老的精神火种,让懿德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焕发光彩。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儒元村村两委合影。吴铠凯供图
  乡建研学,传承懿德薪火
  次日,实践团循着乡村振兴的实践足迹前往俞邦村学习建设经验。队员们先后走进沙县小吃记忆馆和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在图文故事和模品器具中沉浸式感受了沙县小吃的文化根脉。之后漫步于沿河景观带,看流水潺潺与村落新景相映成趣,体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治理智慧。最后驻足寻根追味小吃街,在热气腾腾的美食里感受“沙县小吃”饮食文化的传承脉络与烟火魅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沙县小吃记忆馆进行参观与学习。王陆香供图
  随后,实践团队员们探访了邓老亲笔题字的儒元小学与夏茂中心小学。通过村两委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因人口外流,儒元小学虽已停办教学,却藏着文化传承的新可能——团队计划以夏茂中心小学的设计为镜,紧扣“懿德文化”内核,将这片旧址打造成集乡村振兴实践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基地。在与村两委委员的深入交流和实地踏勘中,成员们对儒元村的文化肌理有了更细腻的感知,也让这份改造蓝图更贴合村落的历史气息与精神底色,期待让懿德文化在校园旧址焕发新生。
  红色铸魂,重温文武印记
  实践团队员们于活动第三天走进闽西北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景区)开展参观学习。在文昌宫红色夏茂展馆内,通过聆听夏茂镇土地革命时期斗争史讲解,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缅怀革命先烈,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从峥嵘岁月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移步斌蔚堂,实践团队员们认真学习开国少将张廷发将军与财政泰斗邓子基教授的生平事迹,在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中,进一步明晰了红色精神赓续与乡村振兴实践有机融合的路径方向。
  风景筑梦,共绘乡振画卷
  经过六天的深入调研与规划设计,实践队在懿德文化中心举行成果汇报会。会上,实践队向夏茂镇领导、儒元村村两委展示六村联建研学规划方案、懿德文化宣传展板、儒元村景观节点设计与文创产品开发等实践成果,得到了高度肯定与赞扬。(通讯员庄柏舟)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懿德文化中心汇报实践成果。王陆香供图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