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大树村红色文化墙绘: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其他高校共绘蓝图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来源:云港绘梦乡建团
  8月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沃土中持续传承,南京邮电大学组建实践团队“云港绘梦乡建团”,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开展红色主题墙绘活动。
  团队以五师陈列馆、刘少奇旧居等红色资源为依托,通过艺术墙绘、红色故事宣讲、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探索“以艺育人”新路径。通过这些举措,让红色文化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以青春画笔勾勒奋斗足迹,用艺术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血脉在传承中延续。团队第一时间对接大树村村支书,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支书翻出泛黄的村志,指着老照片讲述:“咱村是红色堡垒村,刘少奇同志住过的老院还在,村民就盼着这些故事能‘活’起来。”随后,团队成员积极走访当地村民,详细了解到村民正面临留守老人独守家宅,内心空虚的困境,为此,实践团结合民意定下墙绘内容,希望通过绘制红色历史场景、革命人物等墙绘作品,既活化红色资源,也为村里的老人们带去一份特殊的精神慰藉,让红色记忆在乡村间更生动地流淌。
  志愿者们在墙体前作业,首先为一面10米长、5米高的墙体划定框架,随后以线条勾勒出工农群像的轮廓、党旗飘扬的动态形态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标语字样。
  墙绘过程中,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有村民主动为志愿者提供饮用水,几位年长的村民还结合自身经历,向志愿者讲述当地红色故事,为墙绘细节创作提供了参考。经过齐心协作,历经8小时,工农群像以写实与艺术化结合的手法呈现,人物动态、表情生动传递奋斗力量;党旗元素融入,让红色信仰可视化,一幅融合红色历史与时代精神的墙绘渐次铺展,成为乡村里一道会“说话”的红色风景线。
  这幅墙绘里藏着大树村的珍贵记忆——在与村书记深入了解后得知,1942年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在此居住25天,主持会议指导革命工作,推动减租减息运动惠及百姓,还启发村民建立起第一个农民组织,为当地播下革命火种。于是墙绘中,这段历史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既有先辈们围坐议事的场景,也有农民们积极参与革命的身影,与当代奋斗者的形象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红色基因代代传”的深刻内涵。路过的大爷驻足,端详先辈奋斗群像,交流祖辈奋斗故事。指着画面讲述那段岁月:“当年刘少奇同志就在村里住,教大家认字、搞斗争,这墙画画的就是咱村的真事儿!”
  熊正民书记带领实践队走进刘少奇故居,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产业介绍,讲述起村庄岁月变迁的成长轨迹。步入屋内,书记细细讲述着过往,陈列的老物件成了最好的注脚:早年作战的传统工具、简易搭建的会议室,每一件都刻着工作的辛苦。
  画笔绘出的不仅是历史剪影,更是青春与信仰的对话。志愿者们表示,当指尖的颜料与红色土地上的故事相遇,才真正理解“奋斗”二字的重量——既是先辈们在艰难岁月中的挺身而出,也是当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担当。如今,这面墙绘已成为大树村的“红色课堂”,已有超过半数村民前来驻足打卡,村书记熊正民在后续联系中笑着说:“墙绘是个纽带,把大家伙儿的心聚的更紧了。”村民在日常闲谈中重温历史,让学子在创作实践中坚定信念,更以鲜活的形式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唯有赓续红色血脉,方能在奋斗之路上行稳致远。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