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大学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此次活动以 “说好普通话,沟通无障碍” 为主题,旨在助力社区居民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搭建更顺畅的交流桥梁,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针对性宣讲,夯实普通话基础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结合社区居民的日常交流需求,展开了一场实用的普通话宣讲。宣讲内容涵盖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规则、日常用语规范以及在就医、购物、子女教育等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技巧。
团队成员特意收集了社区内常见的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案例,如部分方言中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混淆等问题,通过现场示范、对比讲解的方式,帮助居民直观感受差异所在。针对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群体,团队成员还调整了讲解方式 —— 对老年人放慢语速、反复示范;对儿童则用生动的比喻解释发音技巧,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轻松理解。
宣讲过程中,居民们积极提问,从 “‘银行’和‘航行’的发音区别” 到 “如何教孩子说标准普通话”,团队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趣味互动,让普通话 “活” 起来宣讲结束后,实践团队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环节拉开帷幕,让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
普通话配音秀
:团队准备了经典动画片、社区防疫宣传短片等素材,居民们踊跃上台参与。小朋友们争相为动画角色配音,稚嫩却标准的发音逗得大家会心一笑;几位社区阿姨则选择了防疫短片,字正腔圆的播报展现了扎实的学习成果。
主题绕口令挑战
: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接受度,团队选取了与生活相关的绕口令,如 “买白菜,卖白菜,白奶奶买白菜”“桥东走来一条狗,桥西走来一只猴” 等。居民们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流畅朗读,进步显著,现场掌声不断。
词语接力赛
:以家庭为单位,一人说出一个普通话词语,下一人需用前一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开头接龙。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居民的词汇量,还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大家在接力中巩固了普通话词汇的积累。
长效推广,助力社区文化建设“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平时带孙子总担心自己的方言影响他学普通话,今天跟着团队学了不少技巧。” 社区居民张阿姨笑着说。
塔里木大学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推广普通话是促进社区融合、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未来,团队将持续与社区合作,通过定期开设普通话学习班、举办语言才艺比赛等方式,建立长效推广机制,让更多居民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