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学院“三下乡”:赴清流湖凤凰街道,青春实践绘就多彩画卷
为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使命担当,将理论知识融入基层服务,近日,安徽滁州学院组织学生团队奔赴清流湖凤凰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红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观察、防溺水安全宣传等内容展开,让青春力量在基层土壤扎根生长,书写实践育人的生动篇章。
红色展厅寻迹,感悟信仰力量
实践活动首站,团队走进凤凰街道红色教育展厅。展厅内,“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回旋乌蒙山”等历史板块依次铺展,珍贵的老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与战斗序列表,生动还原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同学们驻足凝视,在“官兵同甘苦”的故事中感受军民鱼水情,从战役地图与英雄事迹里体悟长征精神内涵。“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历史的见证。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一位学生在参观后动情说道。


更震撼的是那些直面生死的抉择。飞夺泸定桥时,22名勇士踩着摇晃的铁索,在枪林弹雨中冲锋,身下是咆哮的激流;过草地时,老班长用缝衣针钓鱼给伤员吃,自己却永远倒在了草丛里;翻越夹金山,有战士冻僵后仍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像一尊永恒的雕像。他们不是超人,只是一群怀揣着"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信念的普通人,却在绝境中爆发出超越生命的力量。
我们铭记长征,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在平凡的生活中,传承那份"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忠诚为民"的精神火种。因为我们脚下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凤凰洼水库探察,守护生态底色
随后,团队前往凤凰洼水库开展生态参观与调研。水库周边,垂柳依依,水草丰茂,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交融。同学们沿库岸行走,观察水质状况、记录周边植被类型,了解水库在城市生态调节、防汛抗旱中的作用。结合专业知识,团队分析水库生态保护现状,向管理部门反馈调研发现的垃圾清理、植被保护等问题,倡议通过“生态+宣传”模式,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守护城市“生态绿肺”。

防溺水实践学习,筑牢安全防线
在清流湖沿岸,“滁州市猎鹰应急救援队防溺水实践站”成为实践新课堂。团队成员认真学习“防溺水六不准”知识,聆听救援队关于溺水急救、安全巡查的经验分享。同学们协助布置防溺水宣传展板,向过往居民与青少年讲解溺水危害、传授自救互救技能。“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这些知识关乎生命,我们要当好安全‘宣传员’,让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参与宣传的学生表示。

青春赋能基层,实践点亮初心
除主题实践外,团队还深入社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助老服务等活动。在与社区居民交流中,同学们收集基层需求,将专业思考与社会实践结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生态保护提出建议。“三下乡”不仅是知识的“实践课”,更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在进行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了猎鹰应急救援队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队员每天进行严格的训练。对水库进行巡视,热心帮助滁州市民进行人员的搜索、打捞等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去,去服务和帮助更多的人。滁州学院带队老师强调,希望同学们以实践为桥,把青春热情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让理想信念在基层磨砺中愈发坚定。
此次实践活动,滁州学院学子以红色传承为魂、生态保护为责、安全宣传为要,在清流湖凤凰街道书写知与行的答卷。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引导更多青年扎根基层、奉献担当,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