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扬州,暑气渐盛却难掩绿意葱茏,“琼花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怀揣着对琼花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踏上了前往大明寺的探访之旅。作为团队“琼花缘”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站,这次大明寺之行让成员们在古刹禅意与琼花芬芳中,深度感受了扬州“市花”的独特魅力。
清晨的大明寺尚未完全褪去晨雾,“琼花缘”团队的成员们便已站在寺门前。踏入古刹,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的琼花树虽已过盛花期,但枝头仍点缀着零星洁白的花朵,偶尔有晚开的琼花在绿叶间展露风姿,为这座千年古刹增添了几分清雅。团队指导老师指着大雄宝殿前的两株琼花古树介绍道:“这两株树龄近百年的琼花,是大明寺琼花文化的活化石,即便花期将过,仍能让人想象四月繁花满枝的盛景。”
沿着寺内的“琼花观赏路线”,团队成员们边走边看,认真研读着沿途科普展板上的内容。在平山堂东侧的琼花坞,成员们看到了不同品种的琼花植株,虽然多数花朵已凋谢,但通过展板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大家了解到这里不仅有传统重瓣琼花,还有会随花期变色的罕见品种。来自园艺专业的团队成员王同学仔细观察着琼花的叶片形态,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琼花叶片边缘有细锯齿,叶面光滑有光泽,这种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光照、湿度密切相关。”
在鉴真纪念堂,一幅《琼花图》古画吸引了团队成员们的目光。寺内导游热情地为大家讲述起琼花的文化典故:“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下扬州,便是为了欣赏琼花;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更是留下了‘琼花芍药世无伦’的千古名句。”团队成员们围在画前,听得入了迷,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同学感慨道:“原来琼花背后有这么多历史故事,它不仅是一种花,更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符号。”
活动中,“琼花缘”团队还与寺内僧人进行了交流。僧人告诉大家,每年四月琼花盛开时,大明寺会举办“琼花诗会”,文人墨客齐聚一堂赏花赋诗,而寺内推出的琼花书签、香囊等文创产品,更是让琼花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生活。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着寺内的琼花纹饰建筑、文创产品,并不时拍照记录,为后续的琼花文化研究收集素材。
游览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还体验了简单的琼花养护知识学习。寺内园丁现场演示了如何为琼花树修剪枝叶、防治病虫害,成员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在实践手册上做笔记。“原来看似柔弱的琼花,需要这么精心的养护才能年年开花,就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我们用心守护。”团队队长在活动总结时这样说道。
夕阳西下,“琼花缘”团队的成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大明寺。虽然错过了琼花最盛的花期,但这次探访让大家对琼花的生长特性、文化内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成员们纷纷表示,大明寺的琼花不仅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更是承载着扬州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接下来团队将把此次探访的收获整理成调研报告,让更多人了解琼花背后的故事,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图为7月1日,“琼花缘”团队在大明寺前摄

图为7月1日,“琼花缘”团队在大明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