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亳州实践:传承五禽戏根脉 赋能中医药发展
为探寻中医药根脉、助力家乡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安徽中医药大学 “经典实践团队” 学子于 7 月 14 日至 15 日前往安徽省亳州市,以 “返家乡、献青春、促发展” 为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在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中书写青春答卷。
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发祥地,亳州孕育了华佗五禽戏等珍贵非遗财富。实践队首站便聚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程走访多位五禽戏传承人。五禽戏教练胡亚敏老师结合数十年习练经验,向队员们讲述了这套导引术与中医 “治未病” 理念的深层关联;传承人陈静老师亲自示范教学,带领大家逐式研习鸟戏的舒展身法,感受 “形神共养” 的运动智慧。
在与五禽戏第 58 代传承人、掌门人周金钟先生的深度访谈中,团队重点探讨了非遗传承的当代困境。针对年轻群体认知不足、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队员们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提出 “五禽戏校园推广计划”“短视频功法拆解” 等年轻化方案,建议通过线上挑战赛、校园社团合作等方式拉近传统技艺与青年的距离。
在产业调研环节,实践队深入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与数十家商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亳白芍、亳菊等道地药材的流通渠道、价格波动及质量管控情况。康美中药材市场负责人就市场数字化转型、品牌标准化建设等问题为队员们解疑答惑,双方围绕 “如何提升亳药辨识度” 展开热烈讨论。
团队还走进亳州养生会客厅,在观看中药奶茶制作、草本精油调配等创新项目后,结合中医体质理论,为传统养生项目与现代健康产业融合提出建议:“可根据不同人群体质推出定制化养生方案,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轻食、茶饮等快消品中。” 队员们的专业思考得到会客厅工作人员的认可,双方就 “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对接” 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两天的实践中,学子们既触摸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厚度,也看到产业发展的现实活力。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收集的一手资料整理成调研报告,为亳州中医药产业升级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