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志愿风帆,赴童心彼岸
为真正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关爱与支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赴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霞社区支教实践队在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霞社区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一场充满创意与趣味的学习课堂。
该支教团队隶属于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麦穗阳光”义务支教服务队。团队以美学创作为核心,融入自然教育理念,依托学院的专业优势,着重培养农民工子女及社区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弥补日常文化课教育的不足,满足孩子们对美术与自然教育的需求。
支教活动启动前经过周密安排策划,志愿服务团队严格按照学院社会实践培训要求,完成教学时间规划、教学计划制定、前期宣传以及物资和经费的筹备工作。并召开会议明确并分配队员们的各项任务。并梳理活动流程,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图为 开课仪式上党总支书记发言。何思谚 供图
支教期间,实践队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体系。
在美育培养方面,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扭扭棒手工、超轻黏土、非遗漆扇等创意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更通过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环节,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看着孩子们将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手工作品,队员们都倍感欣慰。
音乐舞蹈课程则成为孩子们情感表达的窗口。在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展现自我,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而趣味科学课和安全教育课则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点燃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接龙、图形魔法等互动课程。在这些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创意作品,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深刻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分享创意,再到自信展示成果,这种成长让所有队员都为之动容。
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团队始终保持专业态度,通过集体研讨及时优化教案。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更成为支教活动的一大亮点。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听到他们亲切地喊着"老师",队员们深深体会到,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与希望的播种。这段珍贵的支教经历,必将成为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
图为 粘土课上老师在帮助小朋友做造型。何思谚 供图
图为 心理课上老师指导小朋友们做游戏。柯思柔 供图
图为 舞蹈课上老师指导小朋友们做动作。何思谚 供图
图为 剪纸课小朋友们与所有作品合照。潘嘉颖 供图
结课仪式上,实践队与社区工作人员给孩子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在寄语环节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图为 结课仪式上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合照。何思谚 供图
社区支教志愿服务为大学生与社区孩子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心灵,是一次极具社会价值的实践之旅。通过支教活动,青年大学生得以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同时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潜力。未来,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麦穗阳光”义务支教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志愿服务精神,以美学与自然教育为核,设艺术、科学等趣味课程,培儿童多元能力。活动架起知识桥梁,显青年担当,未来将持以创新实践照亮更多童心,践行时代使命。
图为 开课仪式上实践队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合照。何思谚 供图
文:柯思柔
初改:陈哲 潘嘉颖
摄影:何思谚、柯思柔、潘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