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贵州理工学院--携3D打印技术进乡村点燃留守儿童科技梦想

    发布时间:2025-08-05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贵州理工学院 蔺锡柱
贵州理工学院--携3D打印技术进乡村点燃留守儿童科技梦想
  2025年7月27日至30日,贵州理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3D未来筑梦团”深入贵阳市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将前沿的3D打印技术带进乡村,为当地儿童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科技启蒙之旅,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创新的火种。
  一、“魔法”初体验:从“蛛网”到实物
  在安置点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魔法秀”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实践团成员启动3D打印机,喷头精准吞吐着220℃高温熔融的PLA材料丝,层层堆叠的轨迹令孩子们惊叹不已。“它像在织蜘蛛网!”一位小朋友忍不住兴奋地喊出声来。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3D打印原理
  队员们举起透光的3D打印蝴蝶模型,深入浅出地讲解三维制造的奥秘:“看,成百上千层这样的‘蛛网’紧密叠加、压实,最终就能变成我们手中实实在在的物体。”队员们利用实物演示与互动问答,将复杂的增材制造原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直观体验。
  二、动手乐趣多:小车与赛车的魅力
  科技的魅力不止于观看,更在于亲手参与。实践队员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动手组装3D打印的零件,制作属于自己的比赛小车。孩子们聚精会神,沉浸在动手创造的乐趣中。

图为团队成员教小朋友们组装3D打印
  组装完成,精彩即刻上演!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亲手组装的3D打印小车进入“赛道”。小小的活动室瞬间化身为“迷你赛场”,充满了紧张与期待。队员们在一旁引导孩子们进行调试和简单的比赛,看着精心设计的零件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一辆辆能够驰骋的小车,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成就感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图为组装3D打印小车比赛过程
  经过数小时的耐心等待,打印机完成了专属定制任务——一个个带着温热的个性化铭牌新鲜“出炉”。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捧起写有自己名字的3D打印铭牌,小脸上洋溢着惊喜与自豪。“我的梦想是当工程师!现在它(梦想)有名字了,不会丢了!”一名男孩高举铭牌喊道。塑料铭牌上未散的余温,仿佛象征着科技梦想在孩子们心中烙下的最初印记。

图为团队成向小朋友们展示3D打印RC漂移赛车
  此次科技下乡的深远意义在离别之际尤为凸显。筑梦团向蒋家寨安置点捐赠了一台桌面级3D打印机,确保科技火种在乡村持续燃烧。更令人欣喜的是,活动室的墙上已贴满了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未来家园”设计草图——小桥、房屋、机器人等充满童趣的构想,正等待通过这台打印机逐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模型。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带来的不是一场短暂的表演,而是希望激发孩子们‘把想象力变成摸得到的童话’的能力。”

图为小朋友与团队成员关于3D打印设备的合影
  “3D打印进乡村”活动是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筑梦团以科技为炬,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现代制造技术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树立了科技改变生活、知识创造未来的信念。留在蒋家寨的那台持续嗡鸣的3D打印机,正成为照亮乡村儿童科学梦想的一盏新灯。

图为3D打印RC赛车与小朋友们合影
  (通讯员  周峻宇  喻德福  刘莲莲  易秦溶  刘豪杰  严伦发  蔺锡柱)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