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与环境恶化,肾脏功能受损人群明显增多。肾脏疾病患者需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生理痛苦与经济压力易导致心理负担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抑郁、社交退缩等问题。2025年6月26日至30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透路逐梦析韵流芳”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前往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留声传忆——记录生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物资支持+人文关怀”双轨模式展开,旨在通过物资分发与深度访谈的方式,记录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存现状与精神诉求,提升公众对该群体的认知。
实践团成员在医院会议室接受培训 胡佳琪 供图 活动初期,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工作人员为社会实践小队成员们开展了访谈培训工作。鉴于病房的特殊环境,在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与意愿的前提下,如何在短时间内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巧妙地打开患者们的话匣子。考虑到患者的休息与接受治疗情况,为访谈安排了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通过为透析患者说明来意,分发带有手绘精美图案的便携医药包、简单聊天的方式,来建立信任基础,确定健谈的患者。分发过程中,志愿者们在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的同时,观察患者的日常状态,记录下主动与他人互动、乐于交流的患者信息,为后续的深度访谈筛选对象。
实践团成员在进行前期的摸排工作 胡佳琪 供图 摸排工作结束后,志愿者们对筛选出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小队成员们团结一致,纷纷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工,各司其职。团队中部分成员负责引导访谈,确保患者在分享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其他成员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负责录音和视频设备的调试与操作,确保记录的质量。
实践团成员在病房内访谈患者 胡佳琪 供图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小队的成员们收获颇丰。成员们纷纷反映,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疾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在反复观看访谈视频、整理文字素材的过程中,自己学会了更耐心细致地去观察和倾听,也更加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时在组织协调活动的过程中,大家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
实践团成员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胡佳琪 供图 大量的访谈记录和患者反馈,为医院改进肾透析患者的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医院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针对性地优化透析病房的环境布置、调整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
从社会层面来看,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了解到肾透析患者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打破了公众对这一群体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同时,活动也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励更多的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传递社会正能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切实的行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促进医院文化建设。还提升了公众对肾病人群的认知,增强了社会的医学科普与人人平等意识。为肾透析患者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为公众了解该群体搭建了桥梁。
实践团成员在医院行政大厅合影留念 胡佳琪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