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扎根处,乡野映红光

    发布时间:2025-08-03 阅读:
    来源:程道磊
青春扎根处,乡野映红光
  2025年7月22日,我攥着队旗的一角,和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青耘黔行”夏乡之队的九个队友挤在一起,心里都在犯嘀咕:这片位于贵州西南部的小山村将在我的青春里刻下怎样的印记呢?坐上去花江村的大巴时,车窗外,山峦被夏日的阳光浸成淡绿色,飞速向后掠去。
  抵达花江村不多时,我们便与半禾工作耕读社主理人陈晓龙以及花江村委展开了三方座谈会。座谈会上,陈晓龙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半禾共作耕读社的创办初衷及其对村里孩子的积极影响。驻村第一书记、贵州大学教师柴方君与花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正国分享了关于花江村的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现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乡村资料。
  在李家屯村委会,我们得知该村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工程为着手点,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后来去参观李晓炎故居和李家祠堂,故居看守人李永兴老爷爷向我们讲起“战时贵州省长”的故事--从北伐时期讲到主政贵州期间的施政方法。让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产业资源,为当地文旅路线奠定基础。
  清晨小雨稀沥沥的,我和团队成员们重走长征路,现在想起来脚踝还在发烫。从平街乡李家屯出发,茶马古道的石阶在雨的侵润下与泥土融为一体,每一步都沾满了厚厚的泥土。走在我后面的队员袁琳星一个踉跄,“啪”地摔进泥里,裤子瞬间染上一大片深褐。走在这湿滑的路上,我情不自禁的在心中想到:“我们仅仅是慢慢的走过这茶马古道,当年的红军又是何等的艰难!”
其他的队员踩着她留下的泥印子往前挪,不知谁先哼起了《强军战歌》,调子从断断续续到越来越响。我看着带队老师三步一回头的看着队员们是否跟上,队员们相互帮助,“不落下一个人”真不是句空话——就是泥水里一双双紧紧相握的手,是喘不上气也要拼命跟上的脚步。四个多小时,走到七口碑时,后背的汗已经将T恤与背部连在一起。
石碑上,“1935年4月红十三团抢渡北盘江”的字迹被风雨啃得斑驳。我伸手摸上去,指尖能清晰感觉到那些凹凸的刻痕。山风裹着江水的潮气从谷底卷上来,那一刻,我恍惚听见了铁索摇晃的哐当声,还有子弹擦过空气的锐鸣。后来踏上真正的花江铁索桥,桥面晃得人心里发虚,脚下是滚滚奔流的江水,我死死抓着冰冷的铁链,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当年他们往前冲的时候,眼里是不是只有对岸?
  稍作休整后,我们与半禾耕读社山孩子MOOK编辑部的孩子们一起拜访梁邵宇老支书。据了解,梁邵宇老支书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从1983-2019年担任花江村村支书,并且是原来的小花江村现在的小花江组的寨老,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刻体会与感度共鸣。说到红色文化啊,梁老支书向我们慢慢的讲述着关于张爱萍将军,他把将军在花江村阻击战的过程娓娓道来,并且得知支书的后辈根据他的述说编撰了名为《岁月拾景》的书籍,这本书详细记录着花江的历史。
耕读学堂里的笑声,大概会在我记忆里响很久很久。二十来个孩子挤在小小的教室里,穿黄色衣服的小姑娘总爱偷偷拽我的衣角,短头发的小男孩瞪圆了眼睛看我手里的相机。高艺尹和谭芳带着玩“找到你”游戏时,孩子们的尖叫声差点把屋顶掀翻;教折纸时,一个小不点举着他折得歪歪扭扭的纸飞机,用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说:“老师,飞吗?”
  防性侵教育课上,起初孩子们并不在意,后来随着我们“知识+实例”的讲课方式以及跟着我们唱《身体警报》儿歌,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认真。最让人破防的是“画出家乡”环节。一个留着短头发的小女孩,认认真真在画纸上绘出一道夺目的红光,光里面端端正正写着我、队员高艺尹、队员谭芳以及所以在场老师的名字,下面歪歪扭扭地跟着几个字字:“你好老师,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像太阳一样……”。
  我和几个队员站在教室后面,发现有的队员看见这幅“温暖的画”是在抹眼睛。颁奖时,孩子们举着奖状笑得见牙不见眼。那一瞬间,前一天晚上写稿熬到半夜的困劲儿,全化成了心底汩汩冒出的甜。捐赠童书时,我在心底暗暗的说:愿这些书是你们看世界的窗口,我在心里又悄悄接了一句:嗯,我们也要努力,做那个搭桥的人。
  离开花江村那天,我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山,最后看了一眼挥手的孩子们。鞋底沾的泥巴早就干了,结成一层硬硬的壳,像给这趟旅程、给这段青春盖了个特别的印章。这个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教会我的,不是书本上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是摔进泥里又自己爬起来的韧劲儿,是听着乡亲们讲难处时心里揪着疼的感觉,是被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唤作“太阳”时,那股子从心底涌上来的滚烫——原来青春真的可以深深扎进乡野的泥土里,扎在红军曾经走过的险峻山路上,扎在飘着稻香的田埂边,也扎在孩子们望向我们时,那双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
车开远了,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看着图片中孩子纯真的笑以及绘画纸上的“太阳”似乎还带着温度。突然觉得,关于青春、关于这片土地的答卷,我们写下的,或许才刚起了个头。(通讯员:程道磊)
 
图为队员们走茶马古道 程道磊供图
 
图为团队在红军战斗遗址合影 高艺尹供图
 
图为夏乡之队在铁索桥合照 宋移鑫供图
 
图为参观李晓炎故居 高艺尹
 
图为图为三方座谈会 高艺尹供图
 
图为实践团访问村委会 高艺尹供图
 
图为活动现场 柯开振供图
 
图为活动圆满结束 陈晓龙供图
 
图为捐赠绘画 高艺尹供图
 
图为捐赠书籍 高艺尹供图
 
图为温暖的画 程道磊供图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