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对乡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7月17日,长安大学建工学院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团课活动。本次团课以“奋进正当时,青春勇担当”为主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引导当地青少年深刻理解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使命。
课前准备:贴心迎接,氛围预热
开课前20分钟,实践队员们早早来到校门口,热情迎接学生们的到来。考虑到天气炎热,队员们贴心地为学生们准备了冰激凌和小零食,不仅为孩子们解暑,也为后续团课后的小游戏环节增添了欢乐氛围。学生们陆续抵达校园,脸上露着期待的笑容,在队员们的引导下有序进入教室。

图为实践队员在校门口迎接同学王旭东供图
团课开讲:三维解读,激发担当
团课正式开始,实践队员们围绕五四精神、新时代需要青年担当、展未来、砥砺前行三个部分展开讲解。
(1)回溯历史,感悟五四精神:在讲解五四精神时,队员们通过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深远影响,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百年前中国青年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挺身而出、英勇抗争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队员们结合历史资料和生动案例,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2)立足当下,明确青年责任:在新时代需要青年担当的环节,实践队员们紧密联系相关讲话精神,强调了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责任。他们指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队员们还分享了许多新时代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优秀事迹,激励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3)展望未来,鼓励砥砺前行:在“展未来、砥砺前行”部分,实践队员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他们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并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整个团课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讲得投入,学生们听得认真,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实践队员讲授团课王旭东供图
课后互动:趣味游戏,深化感悟
团课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激励同学们勇挑重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实践队员们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趣且能宣扬青年精神的小游戏。这些紧扣青年担当与积极态度的游戏,让同学们在分组协作中学会信任互助,在挑战关卡时激发迎难而上的决心——每一次默契配合,都是对“团结”的切身体会;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对“担当”的生动践行。在游戏中,同学们分组协作,相互鼓励,充分展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勇于挑战的勇气。队员们还为同学们发放了小零食,樊村镇初级中学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免费的电影票,希望他们在课余时间能够通过观看电影放松身心,拓宽视野。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学生玩游戏杨硕飞供图
活动意义:双向成长,助力教育
此次团课活动为樊村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了别样的课余体验:课堂上的红色故事浸润着爱国情怀,互动讨论中“青年担当”的种子悄然扎根,实践环节里“奋进向上”的信念愈发清晰。这些鲜活的经历,不仅为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添上了明亮色彩,更在他们心中搭建起对成长与责任的初步认知框架。对于长安大学建工学院的实践队员而言,这场活动是一堂深刻的“实践课”:从设计课程方案到引导学生互动,沟通技巧在一次次耐心讲解中打磨,组织能力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提升。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当听到乡村教师对教育现状的分享,队员们更真切触摸到乡村教育的温度与重量,对“教育助力成长”的理解从书本走向现实,肩头的社会责任感也愈发厚重。
双向的成长与收获,让这场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带着这份感悟深耕乡村教育,用持续的行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护航,让教育的力量在双向奔赴中愈发绵长。(通讯员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