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南京邮电大学一支由六名充满活力的学生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禾驿暖年”深入基层社区在溧水区和凤镇山东边村和溧水区洪蓝街道西旺社区分别开展以“科普食安促健康,数字反哺助银龄”为主题的走访、讲座宣传等实践活动。他们聚焦老年群体,手把手将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与如何通过智能手机获取相关知识的使用技巧送到老人身边,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
当前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江苏省为例,据数据江苏省60岁以上占常住人口24.5%,年增超115万,高于全国水平。而在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发展受青壮年外流影响,留守老人居多,他们普遍面临“媒介使用壁垒”(操作困难、信息获取难、信任缺失等),导致健康信息传播效率低下,健康需求与信息获取能力严重失衡。这表现为文化水平低、健康信息断层、的科学谣言误导,以及因节险习惯导致的不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如食用变质食物),威胁健康。因此,禾驿暖年团队秉持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思想希望通过“数字反哺”,开展讲座和课堂,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手把手教授老人正确使用媒介获取科学食品安全健康知识,提升其信息素养和健康实践能力。
活动中,“禾驿暖年”团队通过精心准备的宣讲演示文章在村内进行一对一的走访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向村里老人们系统科普了日常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食品新鲜度、读懂食品标签、安全储存食物以及预防食源性疾病等关键要点。考虑到老人们的接受习惯,团队贴心准备了新鲜鸡蛋等实用小礼品作为参与激励,极大地调动了老人们的积极性。老人们纷纷表示:“这些娃娃讲得清楚又明白,鸡蛋也实在,以后买菜做饭心里更有谱了!”
队员们还通过联系社区,通过与社区的联合协助召集老人齐聚一堂。队员们不仅通过大屏幕系统的讲解科学的食品安全健康知识,还化身“数字小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授老人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利用智能设备获取可靠的健康资讯——如何关注“健康中国”、“央视三农”、“中国疾控动态”、“市说新语”等权威官方公众号或小视频博主。同时,针对网络谣言泛滥的问题,队员们传授了实用的“辨谣秘籍”,教导老人如何识别可疑信息、核实信息来源、警惕养生骗局,提升媒介素养,为他们的网络信息世界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南京邮电大学“禾驿暖年”团队的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温暖的陪伴和代际的对话。队员们以真诚的关怀和扎实的服务,有效提升了社区老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同时切实帮助他们掌握了拥抱数字生活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辨别信息真伪、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南京邮电大学学子们用青春的智慧和热情,为银龄群体架起了一座通往健康、安全、便捷智慧生活的桥梁,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系社会、服务民生的精神风貌,也为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