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教诲永铭记振兴茶乡有新人--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大学生赴光泽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3日至6日,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探茶问路·寻迹光泽”茶韵探秘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上山下地、走村串户,身体力行、主动作为,将调研论文刻写在祖国大地上,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探索光泽康养茶旅文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新蓝图。
探茶:古道老枞忆传承
好山好水育好茶。实践队在光泽县红茶文化展示馆讲解员的解说中,深入了解光泽县茶史渊源和红茶产业发展现状。现场学习茶艺知识,于唇齿间感受每一片茶叶背后的匠心独运,对光泽茶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图为实践队在现场学习茶艺知识。陈树策供图
实践队跋山涉水前往司前干坑,深入山野探寻世界红茶的起源地,轻嗅山间夏茶芳香。在原生态的茶山中真切感受百年制茶史和千年商贸文化的历史积淀,激发队员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萌芽。
队员们还与光泽县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龚伦君先生面对面交流,了解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情况及光泽县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为实践队在地深入调研提供了问题导向。

图为实践队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座谈。阮曼琳供图
队员们利用行程间隙在光泽县城内展开线上线下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全方位了解光泽县茶文化知识普及和当地茶旅康养规划情况,实现精准施策,帮助光泽当地茶旅发展。
问路:青山绿水谋振兴
光泽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森林覆盖率达77%,“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两山理论”实践路径和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实践,在这里取得一定成效。实践队成员前往寨里镇玲珑溪谷、白水漈瀑布、崇仁古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青山绿水间体验感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光泽县的生动诠释。
在丛林溪涧旁,在古街小巷间,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光泽的美丽景色,感受其发展变迁,切身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
在清溪村,实践队与清溪村妇联主席邱金兰女士及村民干部展开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深入了解清溪村文旅发展规划及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清溪村文旅基建设施较为完善但管理人才队伍不健全的问题,实践队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帮助清溪村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或返乡就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同时,实践队谋划在未来与清溪村特色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以青春创新视角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新道路。

图为实践队于清溪村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陈树策供图
寻迹:抚今追昔话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次深入光泽调研,对光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实践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光泽调研足迹,走访杉关、吴屯金映茶园、圣农博物馆等地,感受光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刻体会“乡村振兴、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在闽赣交界素有“瓯闽西户”“闽西第一关”的杉关,队员们在红军战斗遗址下聆听老一辈讲述中央红军入闽的革命故事,感悟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深刻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永志不忘先辈们浴血奋战血泪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深情嘱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报国强国的栋梁之才。

图为实践队实地走进金映茶园梯田。阮曼琳供图
走进吴屯金映茶园,聆听茶园经营者回忆长辈复兴茶园的故事。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茶园创始人严金友“屡战屡胜”精神激励的奋斗成果赫然呈现。从“屡战屡败”到“屡战屡胜”,茶园创业者的奋斗故事鼓励着队员们不怕失败和挫折,奋勇争先,心系祖国,实现个人理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双向奔赴”。
在圣农博物馆,傅光明先生的艰苦创业史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队员,同时大家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从来不只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要靠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际行动去努力践行、不懈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感受到了光泽的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浓厚历史底蕴、炽热红色血脉,体会了乡村振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深刻认识到光泽的茶文化故事还大有可为。接下来,“探茶问路·寻迹光泽”茶韵探秘社会实践队将及时总结实践所思所想所悟,秉承着创新求索精神,充分运用专业所学,通过专业实践、借助多媒体工具手段,为光泽县乡村振兴发展、文旅资源宣传、茶旅路线创新等方面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探茶问路·寻迹光泽”茶韵探秘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