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反诈宣传:青春力量织密警民同心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7月7日至11日,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慧眼识诈”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咸宁市公安局、咸安区公安局、湖北银行咸宁分行,共同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反诈宣传实践活动。这支由12名大学生组成的青春队伍,足迹遍布咸宁17个社区与乡镇,以多元创新的形式将防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盛夏里掀起了一股全民反诈的热潮。作为咸宁校园法治联盟的重要力量,他们用年轻的声音传递着守护平安的决心,让警民同心的画卷在城乡之间徐徐展开。
创新“警校银社”联动模式,形成宣传合力
  此次活动创新“警校银社”联动模式,四方协同形成宣传合力。咸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前整理了近期本地高发的“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典型案例,并派出经验丰富的警官对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从话术技巧到案例解析提供全流程专业指导;各社区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提前通过微信群、公告栏发布活动通知,为宣讲搭建起便捷的平台;而大学生志愿者们凭借天然的亲和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架起了专业知识与群众理解之间的桥梁。多方力量的深度融合,让这场反诈宣传既保持了专业严谨的底色,又充满了生动鲜活的烟火气。
  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广场,志愿者顶着烈日发放手册;在社区服务中心,室内宣讲座无虚席。多方力量的深度融合让反诈宣传既专业严谨又生动鲜活。咸宁市公安局江汉警官评价道:“大学生志愿者用青春活力打通了反诈宣传‘最后一公里’,警校银社联动模式为全民反诈注入新动能。”
  
图为志愿宣讲员在旗鼓社区与居民互动。陈佳辉摄
多元宣讲形式,让防诈知识深入人心
  宣讲中,志愿者们擅长将复杂诈骗手段化繁为简。他们提炼出“诱惑突破—制造恐慌—诱导转账”的诈骗三步法,结合咸宁市公安局提供的“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本地案例,让居民直观感受骗局套路。
  
图为宣讲员以情景剧形式开展户外宣讲。陈佳辉摄
  针对不同群体,宣传更具针对性。在三元社区,宣讲员陈凯向老年人详解“养老投资”陷阱,结合实际案例,剖析骗子如何用“高回报”“保健康”等话术诱骗老人投入资金,最后卷款跑路;在香城社区,宣讲员用情景剧演绎了“游戏账号买卖诈骗”的全过程:“骗子先在游戏里说高价收号,等你信了,就会要你交‘保证金’,钱一转过去,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生动的表演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让原本安静的活动室变成了“防诈交流会”。  
线上线下齐发力,筑牢反诈防线
  五天里,团队开展室内宣讲14场、户外宣传3次,发放资料百余份。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现场详细介绍了“国家反诈中心”软件的功能和“96110”这一特殊号码,如来电预警、短信预警、举报诈骗等,并耐心指导村民安装使用,协助数百名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他们搭建起一道防范诈骗的技术防线。
  
图为宣讲员陈凯在三元社区宣讲防诈知识。陈佳辉摄 
  居民们从被动聆听转为主动参与,各社区积极主动配合,居民认真聆听与宣讲员互动便是生动体现。活动结束那天,三元社区的张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说的那些电信诈骗套路,我都记在本子上了,下次还来给我们讲讲新案例啊。”
  对志愿者而言,实践亦是成长课堂。从照本宣科到即兴解答,他们在服务中提升能力,更深刻理解了社会责任。“以前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原来身边有这么多陷阱。能帮大家提高警惕,再累也值得。”团队负责人廖红梅的话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同时她还表示团队已经在筹备秋季的宣讲计划,反诈这堂课,我们想一直讲下去。
 
 图为“慧眼识诈”宣讲团成员与警官合照。陈佳辉摄
  活动虽落幕,但反诈热情持续升温。许多社区主动联系团队,希望能开展后续宣讲;倾听了宣讲活动的居民,纷纷在微信群里分享防诈知识。盛夏的阳光穿过树叶,在社区的防诈宣传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由青春声音讲述的电信诈骗防范故事,正在咸宁的街巷间延伸。
作者:廖红梅,陈黎姿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江北去窑烟袅,青春执笔绘新窑
  • 湘水汤汤,窑烟袅袅。当夏日的清风拂过铜官古镇斑驳的墙垣,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窑”遥领先实践团的年轻身影
  • 2025-07-28
  • 趣味推普进乡村 墨香笑语传文明
  • 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走进云南文山马关县金厂镇集市,开展“推普小驿站”活动。通过绕口令、药材名称互动
  • 2025-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