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中医药大学“茗愈筋安 青耕茶乡”实践团积极响应 “三下乡” 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延平区茫荡山有机茶产区,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有机茶探索之旅。茫荡山作为延平贡茶核心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的有机茶园依托山地气候与肥沃土壤,孕育出的茶叶兼具自然灵气与醇厚口感。实践团此行不仅旨在深入学习有机茶种植技艺,更希望结合中医药专业知识,为茶山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注入青春智慧与活力。
活动伊始,茫荡山有机茶山负责人 —— 同时也是延平贡茶非遗传承人的老茶人,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种茶经验,向实践团成员系统讲解了有机茶种植的核心知识体系。从有机肥料的科学配比与制作方法(如以茶籽饼、山泉水、草木灰按特定比例发酵而成的天然肥料,既能滋养土壤又能避免化学残留),到利用赤眼蜂防治茶尺蠖、瓢虫捕食蚜虫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操作,再到严格拒绝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的 “三不原则”,负责人通过对比传统种植与有机种植的茶叶品质差异,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有机种植如何在保障茶叶鲜爽度与营养成分的同时,维护山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让成员们对 “有机” 二字背后的生态理念与技术细节有了清晰认知。
理论学习后,实践团成员在茶农的手把手指导下,兴致勃勃地投入采茶实践。大家穿梭在齐腰高的茶丛间,严格遵循 “一芽二叶” 的采摘标准 —— 轻捏茶芽基部,巧提枝干让叶片自然脱落,避免拉扯损伤茶树嫩芽。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嫩绿的茶芽上,指尖与带着晨露的茶芽接触时,清凉的触感与鼻尖萦绕的鲜爽茶香相互交织。经过两小时的劳作,每位成员仅采得半篮鲜叶,这让大家真切体会到 “一斤干茶需采四万芽” 的茶农辛劳,也对有机茶 “不追求产量、只重品质” 的生长周期(有机茶树需 3 年以上生态转换期)和采摘要求有了更直观且深刻的理解。
此次活动中,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形成了紧密的相辅相成。成员们不仅学到了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的扎实有机种植知识,更在采茶劳作中深化了对有机农业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理念的认识,为后续结合中医药养生理念推广有机茶、助力茶山三产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他们表示,将把此行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科普视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延平贡茶的有机魅力,为推广有机茶种植、赋能茶山振兴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