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紫原村调研纪实: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生态宜居家园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宝鸡7月11日电(通讯员崔佳睿)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凝聚青年智慧与力量,7月1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陕西省关中及陕南五市十一区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走进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对金河镇紫原村开展以“乡村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调研团深入了解了紫原村在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挑战,为乡村发展“献智献策”。
 
图为村书记介绍情况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紫原村党支部书记在座谈会上向调研团介绍了村庄发展概况。书记表示,紫原村近年来推行“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依托本地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向提升。现状方面,紫原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村民人均收入较三年前增长20%。在成本方面,村庄通过政府补贴、村民自筹与社会资本引入相结合的方式,投入资金用于垃圾分类站、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均维护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实现部分收支平衡。然而,村书记也坦言当前面临的问题:一是部分基础设施老化,维护资金缺口较大;二是村民环保意识参差不齐,个别农户仍存在垃圾分类不规范现象;三是乡村民风特色产业不发达,需探索更多长效增收渠道。
 
图为学生提问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在互动环节,调研团学生结合自身观察与思考,就紫原村生态治理中的问题向村书记提出疑问。调研团队先以村民刚开始接触时是否会觉得麻烦及如何让大家养成分类习惯向村书记提出疑问,村书记回应道:“初期推广时部分村民确实存在抵触心理。为此,村里通过‘两步走’策略逐步推进:一是编发通俗易懂的《垃圾分类手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分类标准;二是在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的方式和普及知识;三是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入户指导,手把手教学。“
 
图为村干部介绍收集点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为了深入了解现状,调研团来到紫原村垃圾收集点。这座位于村口的简易建筑内部整齐摆放着几个绿色垃圾桶,但门前地面上散落的垃圾和几处烧焦痕迹,无声诉说着这里曾是“垃圾围村”的痛点。村干部向调研团介绍,过去村民习惯将垃圾直接倾倒在此,甚至焚烧处理,导致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你看地上的焦痕,就是以前烧垃圾留下的。”他指着照片中的痕迹说道,“去年村里启动垃圾分类后,这里变成了‘垃圾收集中心’。
调研尾声,实践团与村委成员、村民代表在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镜头定格了青年学子与质朴乡民的笑脸,也记录下“小我融入大我”的实践精神。此次紫原村之行,调研团以青春视角洞察乡村脉搏,既见证生态治理的阶段性成果,也直面基层发展的现实难题。未来,团队将结合调研数据撰写报告,为紫原村及同类乡村提供可行性建议,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献给祖国”的答卷。
 
图为实践团与村委合影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作者:崔佳睿 来源:鲁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江北去窑烟袅,青春执笔绘新窑
  • 湘水汤汤,窑烟袅袅。当夏日的清风拂过铜官古镇斑驳的墙垣,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窑”遥领先实践团的年轻身影
  • 2025-07-28
  • 趣味推普进乡村 墨香笑语传文明
  • 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走进云南文山马关县金厂镇集市,开展“推普小驿站”活动。通过绕口令、药材名称互动
  • 2025-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