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技术下沉基层,2025年7月27日,“黔岭蔬香”实践队走进贵州开阳田间,与农户携手开展辣椒种植实践。此次活动聚焦辣椒捆绑主脉要点讲解与田间性状调查,以知识赋能农业生产,用行动书写青春助农篇章
一、田间相遇,开启助农实践新篇
当“黔岭蔬香”实践队成员踏入辣椒种植基地,连片的辣椒田在阳光下舒展生机,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实践队与农户们亲切交流,说明来意后,迅速开启这场农业实践的双向奔赴。农户们常年扎根田间,积累了丰富种植经验,但对于科学种植知识的系统学习仍有需求。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我们带着专业知识而来,希望与农户相互学习,把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种植助力,让辣椒产业更好地为乡村增收添彩。”此次交流实践,为辣椒种植注入青春智慧,也搭建起高校知识与田间实践融合的桥梁。
图为喻克平同学给农户讲解捆绑的注意事项 李丹摄
二、技术传授:详解辣椒捆绑主脉要点
(一)理论讲解,明晰重要性在田间地头,实践队成员围绕辣椒捆绑主脉展开教学。成员 喻克平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阐释捆绑主脉对辣椒生长的关键作用:“辣椒主脉就像‘脊梁’,合理捆绑能让植株更稳固,减少倒伏风险,还能促进养分输送,让辣椒结得更多、更好。”
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队员们分析强风、多雨天气下,未合理捆绑主脉可能导致植株歪倒、果实发育不良等问题。农户们围聚聆听,不时点头,眼神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纷纷感慨:“原来这捆一捆的,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二)实操示范,手把手教学理论讲解后,实践队成员与农户一同来到辣椒植株旁,进行捆绑主脉实操示范。成员 喻克平挑选典型植株,演示操作步骤:先轻柔梳理主脉与侧枝,避免损伤;再选取韧性好、不伤植株的绑扎材料,从植株中下部开始,呈“∞”型环绕主脉与支撑物(竹竿等),松紧适度,确保既稳固又不勒伤植株。
图为农户工作时的开心笑容 李丹摄
农户们紧跟操作节奏,上手尝试。遇到问题时,队员们及时指导,纠正绑扎位置不当、力度过大等问题。农户张阿姨笑着说:“你们教得细,我现在也会看怎么捆更牢、更护苗啦,以后干活更有数了!”一番实操后,原本参差不齐的辣椒植株,在科学捆绑下,愈发整齐挺拔,为后续生长筑牢基础。
三、深入调查:摸清辣椒田间性状“家底”
(一)科学方法,全面调查完成捆绑技术指导后,实践队与农户协同开展辣椒田间性状调查。队员们手持记录表格与测量工具,从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及形态,到辣椒坐果数、果实大小、色泽等维度,逐株进行细致观察与记录。
在调查中,实践队采用“分区抽样+全株测量”方法,确保数据科学准确。成员漆卓介绍:“通过全面了解辣椒田间性状,能分析品种适应性、找出种植管理不足,为后续优化种植方案、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助力辣椒产业提质增效 。”农户们积极配合,帮忙标记植株、传递工具,田间回荡着交流数据、探讨发现的声音。
图为李大娘辛勤工作时的照片 李丹摄
(二)发现问题,共商对策随着调查推进,队员们发现部分区域辣椒存在叶片发黄、坐果稀疏现象。结合土壤检测与田间管理记录,实践队与农户共同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土壤肥力不均,部分地块缺氮、镁等元素;另一方面,近期病虫害防治间隔时间过长,影响植株健康。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现场给出建议:一是分区施加有机肥与针对性复合肥,补充缺失养分;二是缩短病虫害防治周期,采用生物防治与低毒农药结合的方式,保障辣椒绿色生长。农户们认真记录,农户李大娘说:“这些问题我们平时也发现了,就是不知道咋解决,你们的办法实在又有用,对收成肯定有帮助!
图实践队成员与农户合影 蒋浩浩摄
四、实践收尾:收获成长与期待
夕阳西沉,一天的实践接近尾声。实践队成员与农户们围坐交流,分享收获。队员李丹感慨:“在田间,我们把知识落地,也从农户身上学到了坚守与经验。农业发展需要这样的双向奔赴,我们的青春也在助农实践中更有重量 。”
农户们对实践队的到来满怀感激,张阿姨拉着队员的手说:“你们这些娃子懂技术、能吃苦,以后常来教教我们新法子!”此次实践,“黔岭蔬香”实践队不仅为辣椒种植送去科学技术,更在田间地头收获了农户的认可与信任。
“黔岭蔬香”实践队的这次实践,是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通过传授辣椒捆绑技术、开展田间性状调查,队员们用知识赋能农业,与农户携手为辣椒丰收努力。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力量投身乡村实践,让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花,在田间地头肆意绽放,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贵州大学农学院 李丹 喻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