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解码黄土窑洞的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山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解码黄土窑洞的文化密码
       2025年7月27日,夏日的阳光洒满黄土高原,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窑韵智护队”来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高崖村,踏访黄土窑洞,作为对乡土文化满怀热忱的大学生群体,该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解锁窑洞这一古老建筑的生存现状,探寻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
  初入窑洞村落时,错落分布的黄土建筑让队员们眼前一亮。这些依山而筑的窑洞群落,既有实用的居住功能,更藏着北方农耕文明的基因密码。团队首先聚焦居住现状调研,挨家挨户走访村中窑洞住户,尤其注重与老年居民的深度交流。在王大爷家的窑洞里,队员们围坐炕边听其讲述:“这窑洞冬暖夏凉是天然优势,只是年久失修后,采光和防潮成了难题。”李奶奶则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三代人在这窑里生活过,看着孙辈们在院子里长大,这份感情不是高楼能比的。”老人的讲述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窑洞不仅是居所,更是承载家族记忆的文化容器。
                                                  
  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笔记记录真实。数据分析显示,60岁以上村民窑洞居住率达78%,而30岁以下群体这一比例仅为12%,年龄断层现象显著。这组数据让团队意识到,窑洞的保护传承正面临代际认知差异的挑战。
                                                       
  “如何用科技延续窑洞生命?”这是团队调研的核心命题。队员们带着专业所学,和有经验的村民进行交流,围绕黄土加固技术、智能采光系统等展开头脑风暴。在村民意愿征集会上,张大妈的话颇具代表性:“希望能在保留老样子的前提下,让窑洞更结实、更亮堂。”这种“守旧纳新”的期待,为团队后续的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窑洞里的灯光仍在闪烁,窑韵智护队的实践不会止步。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窑洞保护进展,用更多元的方式讲述黄土大地上的文化故事,让古老窑洞在青春力量的守护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蔺子超 来源:蔺子超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江北去窑烟袅,青春执笔绘新窑
  • 湘水汤汤,窑烟袅袅。当夏日的清风拂过铜官古镇斑驳的墙垣,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窑”遥领先实践团的年轻身影
  • 2025-07-28
  • 趣味推普进乡村 墨香笑语传文明
  • 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走进云南文山马关县金厂镇集市,开展“推普小驿站”活动。通过绕口令、药材名称互动
  • 2025-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