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进行时|彝山深处育星火,半程耕耘童心拙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学生支教工作展现出独特价值:青年学子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更搭建起民族团结的桥梁。通过知识传播促进汉彝文化交流,在支教实践中深化民族情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

  为激发学生活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2025年7月18日团队成员高俊阳和陈瑶在清晨为孩子们开设了“与风同行,与乐同频”主题体育课,旨在通过趣味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能量,感受快乐,增进交流,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注入充沛精力。
  课程开始,队员高俊阳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热身运动。随后,进行了抢凳子游戏: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围绕摆放好的凳子行走,音乐停止时迅速寻找座位坐下。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反应敏捷,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欢快。紧接着是跳大绳环节,队员陈瑶负责摇动长绳,孩子们分组排队依次尝试跳跃。一些学生动作熟练流畅,而一些学生起初略显犹豫,但在同伴和队员们的鼓励下也勇敢尝试并多次练习。整堂课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孩子们展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通过游戏互动有效增进了彼此交流与合作意识。


  为传承红⾊基因,弘扬爱国奋⽃精神,下午队员李江川组织孩⼦们开展了“两弹⼀星”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孩⼦们了解“两弹⼀星”的伟⼤历史成就及其精神内涵,学习前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私奉献,⾃⼒更⽣、艰苦奋⽃,⼤⼒协同、勇于登攀的崇⾼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活动伊始,队员李江川首先向孩子们提问:“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其精神核心是什么?孩子们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讲解,孩子们了解到“两弹”最初指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延伸为核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卫星,并深刻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内涵。随后,重点讲述了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阻挠、毅然归国报效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卓越贡献。活动最后进行了“复刻攻坚”纸桥挑战。孩子们分组协作,仅用纸张和剪刀模拟简陋科研条件搭建纸桥。在承重测试环节,大家屏息凝神,当纸桥成功承受重量时,现场响起热烈欢呼。这一实践,让孩子们切身体会老一辈科学家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支教中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课,旨在提升孩子们动手能力与责任意识。课程着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整洁环境的价值,培养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增强对集体劳动的认同感。
  课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教室常见纸屑原因、干净桌面的益处等问题。队员张馨文随后讲解保持整洁的重要性及“劳动创造美好环境”的理念。核心环节为实践操作:队员李江川示范扫地的正确姿势和清扫方向,以及擦桌子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负责教室不同区域的打扫任务,在志愿者指导下分工协作,例如扫地、擦黑板及整理物品,在实践中体会协作提升效率的道理。

  夜幕低垂,支教团队围坐在校园一隅,借着星光召开每日例会。成员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和踊跃的课堂表现,让每位成员都深受触动。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在后续课程中融入更多互动元素。白天的体育课上,“与风同行、与乐同频”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抢凳子、跳大绳中尽情欢笑;两弹一星课堂上,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劳动实践中,孩子们通过教室大扫除等亲手劳作,体验着维护整洁环境的责任感和协作的成就感。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犹在耳畔:“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帮扶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培育理想信念。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支教队员们以青春践行教育使命,用专业与热忱浇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冯博 张艺凡 何春秀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志愿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江北去窑烟袅,青春执笔绘新窑
  • 湘水汤汤,窑烟袅袅。当夏日的清风拂过铜官古镇斑驳的墙垣,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窑”遥领先实践团的年轻身影
  • 2025-07-28
  • 趣味推普进乡村 墨香笑语传文明
  • 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走进云南文山马关县金厂镇集市,开展“推普小驿站”活动。通过绕口令、药材名称互动
  • 2025-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