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0日,“牧业繁星,点亮乡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调研队奔赴山东省梁山县黑虎庙镇,以"解码畜牧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活动。调研队通过与乡镇干部深度座谈、走访标杆养殖企业、与一线从业者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全面探寻当地畜牧产业发展新路径。
展开座谈:了解乡镇畜牧新基调
七月流火,鲁西南大地生机盎然。作为黄河入梁山第一镇的黑虎庙镇,一直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兴镇”的发展理念,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业,走出属于养殖新路径。
在这里,调研队与负责畜牧的丁镇长展开座谈,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频频提问:“当地如何平衡养殖规模与环境保护?”“畜牧时的饲料来源主要是什么?”丁镇长一一回答。
“对于我们来说,瓶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方面,另一个则是养殖产品附加值方面”。在座谈会上,丁镇长向队员们讲述了镇里畜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量的牛粪如何处理成了养殖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另外,镇里在畜牧产业附加值方面也比较薄弱,影响了老百姓的收益。”
(图为黑虎庙镇丁镇长与队员们进行座谈。郑子涵 供图)
实地走访:探寻企业发展新活力
在实践过程中,调研队实地走访了当地的养殖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实地感受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活力。
走进润泽牧业的大门,几千头新疆和牛和东北牛在标准化牛舍里茁壮成长。作为当地规模数一数二的肉牛养殖场,润泽牧业正在建设牛粪处理厂,以减少牛粪带来的污染。在与润泽牧业杨经理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二十年前,场里还主要使用蚯蚓来分解牛粪,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牛粪的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新建的牛粪处理厂正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图为队员们与杨经理就养殖现状进行交流。郑子涵 供图)
近年来,在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行下,黑虎庙镇肉鸭养殖逐渐减少。在走访肉鸭养殖场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养殖肉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废物,如鸭粪、鸭尿等。现今的肉鸭养殖由全自动大棚统一管理,养殖户与公司合作,出棚后的鸭子由公司统一拉走,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保证了养殖户稳定的收益。
(图为肉鸭养殖场内状况。郑子涵 供图)
在三兄弟养殖场,负责人乐呵呵地告诉队员们:“羊粪是很多瓜果蔬菜的养料,有专门的人来收呢!”在这里,粪便处理不再是难题,成熟的粪便循环利用体系为养殖场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调研感悟:从实践中汲取发展智慧
从政府的政策扶持到企业的技术探索,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潜力。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调研不仅直观了解了乡镇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更感受到基层干部与企业负责人为乡村振兴付出的努力,为后续研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此次黑虎庙镇之行,实践队以养殖业为切入点,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理解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整理调研数据,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推动更多地区实现产业振兴贡献智慧力量。(通讯员 赵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