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范学院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古生村开展乡村振兴建设暑期会实践团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践路径,探究人才在乡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团队以“乡村振兴建设”为主题,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10日,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及其核心载体“科技小院”,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基层,观察学习科技赋能、人才助力乡村发展的鲜活案例。

通过7月7日、8日的深入调研访谈,本团队了解到当前村庄面临的核心挑战:常住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同时,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传统农业模式难以适应转型需求。随着村民土地流转的推进,可耕作的农田减少;同时,为配合旅游业发展,村庄对家禽养殖等传统副业实施规范管理,双重因素导致村民传统生计模式受到冲击,急需寻找新的生计来源和技能提升途径。


面对这些发展瓶颈,古生村依托“科技小院”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振兴路径,其作用在7月8日、9日的调研中得到了充分展现:针对村民土地流转后和旅游发展的需求,科技小院精准设计并系统开展了民宿运营管理、餐饮服务、扎染技艺、房屋租赁等多元化技能培训,邀请专业人士授课,有效帮助村民突破传统农业局限,掌握非农就业技能,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深受村民欢迎与认可。科技小院的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古生村,更辐射周边区域:对于周边未流转土地的村庄,它持续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与培训,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和效益,保障农业生产;定期(每月1-2次)联合高校志愿者开展支教服务,内容涵盖课外知识拓展、兴趣培养等,为当地学生带去知识和关爱,拓宽其视野,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科技小院更成为了村民信赖的“智囊团”——从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小院工作人员都第一时间积极提供解答和帮助,切实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科技小院通过其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教育支持、民生服务等多领域的综合实践,展现了精准对接需求的创新活力与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古生村及周边区域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

此次古生村之行,我们团队深受触动和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像科技小院这样扎根乡村、对接需求的平台,是破解人才短缺、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枢纽。其“零距离”服务模式,不仅真正将科技、知识和人才送到了田间地头和村民身边,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构建起“村民需求—小院响应—精准服务”的良性闭环。村民对培训的热忱参与和对小院的高度认可,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技赋能、人才下沉对于乡村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本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更坚定了我们服务乡村、投身国家战略的信念。我们呼吁广大青年以科技小院为榜样,带着专业知识扎根乡村,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所学所长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也期待社会各界继续支持类似“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模式,让科技的星光和人才的活力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更加璀璨地绽放,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编辑:顾婧莹/杨蓉平/马改燕
图片:蒋京喜/鲁航
排版:赵蝶/宗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