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绣球灯笼手作课:让传统吉祥意韵在指尖绽放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23日,东莞市生态雨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里喜气洋洋,广东科技学院“非遗筑梦”突击队的队员们正带领20余名社区小学生,开展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绣球灯笼手作课。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绣球灯笼的吉祥寓意,亲手缝制、拼接,让一个个承载着美好祝福的绣球灯笼在手中慢慢成形,感受非遗文化中“团圆美满”的深刻内涵。
  课堂伊始,队员们展示了不同样式的绣球灯笼图片,从汉代宫廷的装饰到壮族的12瓣制式,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这个灯笼有12片花瓣,代表一年十二个月都团团圆圆哦。”队员指着图片讲解道,当说到杨贵妃曾用绣球灯笼装饰寝殿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随后,一段动画短片生动呈现了绣球灯笼从宫廷走向民间,与壮族绣球定情习俗融合的过程,让孩子们对这门非遗技艺的历史有了初步认识。
  
  实操环节中,长桌上摆满了提前准备好的彩布、丝线和小珍珠。“先把六片布两两缝起来,像拼花瓣一样。”队员们耐心示范着,手把手教孩子们穿针引线。刚开始,有的孩子总把线缝歪,急得皱起眉头,队员们便握着他们的手慢慢引导:“就像给小花搭花瓣房子,慢慢来才结实。”当一片片彩布逐渐拼出圆形,孩子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最让人期待的是装配环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缝好的布套在竹篾框架上,挂上象征“喜讯频传”的小铜铃,最后装上LED灯串。“亮起来啦!”当灯笼被点亮,五彩的布料透出柔和的光,铜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10岁的小宇给灯笼系上了红色流苏:“我要挂在房间里,妈妈说红色代表红火美满。”
  
  课程尾声,队员们组织了一场“绣球灯笼展”。有的灯笼上绣着简单的莲花纹,有的用彩笔涂画了星星月亮,还有的挂上了自己做的小纸花。“这是我和爸爸一起选的蓝色布,他说像天空一样。”7岁的安安骄傲地介绍着。孩子们还互相讲述自己灯笼的“吉祥话”,有的说要“让家里天天有好消息”,有的希望“像灯笼一样亮亮堂堂”。
  
  这场绣球灯笼手作课,没有复杂的工艺要求,却让孩子们在穿针引线间,触摸到了传统技艺的温度。那些带着小手痕迹的针脚、充满童趣的装饰,让古老的绣球灯笼有了新的生命力。当孩子们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在阳光下奔跑时,铜铃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非遗传承的新故事——当千年吉祥寓意遇上纯真童心,传统便有了最鲜活的传承模样。
作者:刘浩 黄哲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赴生态园“非遗筑梦”突击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