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苗族蜡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它的制作工艺精细繁杂,是以枫树叶为防染剂,经高温熔化后点绘于布料,再用铜刀蘸蜡液绘制图案,布料经多次浸染靛蓝染料,脱蜡后形成了蓝白相间的花朵样式。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蜡染寻踪团队于2025年7月2日——7月4日前往柳州开展实地调研,踏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艺术馆集剧场、报告厅、非遗展厅、综合展厅、教室、活动室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二楼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厅内陈列着柳州各式各样的非遗,例如:苗族蜡染、苗族银饰、侗族刺绣、柳州山歌等。
团队成员来到蜡染展览区,抬头便能看到素雅净致的蓝白花,花纹样式做工精致,旁边地面上摆放的木桶和架子是制作蜡染布料的工具;继续往前走,团队成员来到了文创产品展览区,体验了有趣生动的精美成品;在采访了馆内的工作人员后,成员们了解到如今的苗族蜡染存在传承人才断层与技艺流失、产品创新不足、文化认同感降低等困境。
蜡染寻踪团队在后期的调研工作中将会深入破解这些难题,分析并探索苗族蜡染的传统技艺、历史脉络,使之不断创新,与当代文化生活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