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护航禁毒路 情暖海寨共欢颜——记三下乡服务队海寨社区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的毕节,山峦叠翠间透着盛夏的热忱。我们三下乡服务队的脚步,循着乡村振兴的脉动,走进了毕节市七星关区清场镇海寨社区。在这里,一场关于禁毒知识的宣讲深入人心,一次与村委会成员共同筹备的户外烧烤,更让青春的朝气与乡土的温情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清晨的海寨社区,薄雾尚未散尽,村委会的院坝里已聚集了不少村民。我们的禁毒知识宣讲就在这里拉开序幕。“乡亲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零食’‘小药丸’,可能就是穿了伪装的毒品……”队员们结合精心准备的PPT和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技巧。从如何识别新型毒品的伪装,到发现涉毒线索后如何报警,再到家庭中如何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村民的生活实际。互动环节里,孩子们举着小手追问“跳跳糖也会是毒品吗”,老人们则认真打听“要是有人在村里贩毒该咋办”,队员们一一耐心解答,将禁毒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大家心间。看着村民们眼中渐渐清晰的认知和愈发坚定的防范意识,我们知道,这场宣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社区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防毒墙”。
 
宣讲结束后,热闹的氛围并未散去。按照事先的约定,我们要和村委会的干部们一起筹备一场户外烧烤,让服务的热忱在烟火气中延续。队员们兵分几路,有的跟着阿姨们去菜地里摘新鲜的蔬菜,有的在水池边认真地清洗食材,切肉、穿串、备调料,分工有序却又默契十足。村委会的叔叔们则忙着搭烤架、生炭火,时不时指导我们“炭火要烧到发红才好烤,不然肉会焦”“刷油要匀,不然容易糊”。
 
洗菜池边,队员们的衣袖卷得高高的,清水溅起的水花映着阳光,像一串串细碎的珍珠;切菜板前,“咚咚咚”的切菜声与村委会干部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乡村协奏曲。当第一缕肉香随着炭火的青烟飘散开,大家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烤架旁,队员们笨拙地翻着肉串,时而被火星烫得缩回手,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村委会的阿姨则接过烤钳,娴熟地刷上秘制酱料,瞬间让烤肉的香气浓郁了几分。
 
夕阳西下,烤架上的滋滋声、大家的谈笑声、远处孩童的嬉闹声,在暮色渐浓的田野间回荡。我们和村委会的成员、热心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烤得外焦里嫩的肉串和清甜的蔬菜,聊着村里的变化,说着青年的理想。“你们这些娃娃,不仅带来了知识,还带来了热闹!”村支书举着饮料杯笑着说,“希望你们常来,多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
 
最后,大家聚拢在村委会的院坝前合影。镜头里,队员们的蓝色队服与村民们的花衬衫相映成趣,村委会干部们脸上的笑容质朴而温暖。身后的“海寨社区”标牌在夕阳下闪着光,定格着这场跨越城乡的相遇与共鸣。
 
这一天的海寨社区,禁毒宣讲让责任落地生根,户外烧烤让情感悄然升温。我们读懂了乡村对知识的渴求,更体会到了“同吃同住同劳动”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联结与担当。青春的实践仍在继续,而海寨社区的烟火与欢笑,已然成为我们记忆里最鲜活的注脚。
作者:刘银银 白万尹 饶良豪 曾家兴 杨政金 曾玉林 来源: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海寨社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