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清场镇海寨社区,一场关乎职业技能与家庭生计的叉车操作证考试正紧张进行。今天,我们三下乡团队的禁毒宣讲台,没有设在村委大院,也没有搬进学校课堂,而是“见缝插针”地开到了这处充满引擎轰鸣与专注目光的实操培训场地旁。一次在技能考场边的精准宣讲与一张意义特殊的合影,为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乡亲们系紧了“平安从业”与“健康人生”的双重安全带。
技能考场边,安全警示课
阳光洒在平整的水泥训练场上,几辆叉车正在进行着精准的移库、堆垛考核。学员们神情专注,考官指令清晰。就在学员们结束一轮考核、等待下一组上车的间隙,我们迅速在场地旁的空地支起了简易的禁毒宣传展板。
队员们手持扩音器,利用这宝贵的“中场休息”时间,为在场的学员、教练及围观村民送上了一堂简短却有力的“安全双课”:

1.“方向盘”与“人生舵”:指导老师从叉车操作的安全规程讲起,强调“规范操作,安全第一”是职业的生命线。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人生安全:“开叉车,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方向错了会出事;人生路,选择权也在自己手里,一步踏错,沾上毒品,那可比开翻了叉车毁得更彻底!那是整个家、整个未来都翻车了!” 用最贴近学员现实的比喻,瞬间拉近了距离。
2. “高薪”诱惑下的陷阱: 针对部分学员可能即将外出务工、寻求更高收入的情况,我们重点剖析了不法分子可能利用“高薪招聘”诱骗务工人员涉毒、运毒的案例。“咱们学技能,挣的是踏实钱、血汗钱!那些吹得天花乱坠、来钱太容易的‘好机会’,背后往往藏着毒品的陷阱和法律的铡刀!记住,守住底线,违法的事给座金山也不能碰!” 宣讲员斩钉截铁的话语,引来学员们的频频点头。

3. 家庭顶梁柱,责任重于山: 我们提醒在场的多为家庭顶梁柱的男性学员:“你们是家里的天!想想家里的老人、孩子、爱人。你们的安全、健康,就是全家最大的依靠和指望。毒品这东西,沾上就是毁家!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辛苦考来的这本证、这份工,坚决对毒品说‘不’!”
“平安承诺”定格光影”
宣讲结束后,我们邀请在场的所有学员、教练、考官以及社区干部,共同来到一幅巨大的“乡约无毒践初心 禁毒宣传护万家”宣传横幅前。以正在训练的叉车和宣传展板为背景,拍下了一张特别的“禁毒安全承诺”合影。

这一刻,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笑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 学员们举起代表“拒绝”的手势,眼神坚定。
* 教练和考官们神情严肃,传递着监管与守护的责任。
* 社区干部站在人群中,象征着对营造无毒环境、支持平安就业的坚定决心。
“咔嚓”一声,这凝聚了职业技能追求与禁毒坚定意志的画面,将长久地提醒着照片中的每一个人:平安,不仅是车轮下的谨慎,更是人生路上的清醒选择。
技能与信念同行
叉车操作证的考场,考的是手上的技能与操作的规范;而我们在场边开设的这堂“课”,考的则是人生的定力与对诱惑的免疫力。两者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守护个人与家庭的平安幸福。
将禁毒宣传的阵地前移到技能培训一线,正是看中了这里汇聚着最需要警示、也最渴望安稳生活的青壮年劳动力群体。在他们即将凭借新技能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关键时刻,用最接地气的话语、最鲜活的案例,敲响禁毒警钟,系牢思想上的“安全带”。
这张在叉车轰鸣声与阳光下定格的合影,是海寨社区将职业技能提升与无毒家园建设紧密结合的生动缩影。它宣告着:当乡亲们手握技能证书、驾驶叉车驶向致富路时,他们的心中,也早已筑起了一道拒绝毒害的坚固堤坝。让平安从业与健康人生并行不悖,让每一份辛勤的汗水都浇灌出无毒的幸福之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海寨社区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坚实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