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志愿者暑期课堂:以《相思》诗韵浸润社区孩童心灵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盛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筑梦”志愿服务队深入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周家沟社区,开展暑期文化帮扶行动。来自该校的志愿者乐涵,以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诗作《相思》为载体,为社区30余名孩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学启蒙课,用传统文化的脉脉温情点亮了孩子们的暑期时光。
在社区活动室内,乐涵以“红豆生南国”的悠扬吟诵开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红豆的形态与生长环境,结合诗中“此物最相思”的意象,引导孩子们思考“思念”的含义。课堂设计了“诗词接龙”“情景绘画”等互动环节,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出心中的红豆树,用稚嫩的语言分享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为增强课程的代入感,乐涵特别结合社区特点,将诗歌中的“南国”与十堰本地的山水文化相呼应,通过方言诵读、民谣改编等创新形式,让抽象的诗意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体验。“当孩子们用十堰话念出‘春来发几枝’时,课堂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这正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模样。”乐涵在课后记录中写道。
作为课程的核心环节,乐涵通过“红豆的故事”“古诗中的情感密码”等板块,深入浅出地解析《相思》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她引用诗评家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评价,引导孩子们观察诗句中“红豆”“南国”“春来”等意象的组合,体会诗人如何以极简文字传递深厚情感。
课堂尾声,孩子们将自己的“思念”写在彩色信纸上,折成纸飞机投向教室中央的“心愿树”。“希望妈妈早点回家”“想和远方的朋友一起玩”……这些质朴的话语,不仅展现了诗歌教学的成效,更让志愿者们感受到文学教育在情感培育中的独特力量。
此次暑期课堂不仅是一次文学启蒙的实践,更是青年学子践行“以文化人”使命的生动写照。正如王维笔下的红豆,志愿服务的种子已在周家沟社区悄然播撒,静待来日生根发芽,长成一片充满希望的文化绿荫。
(通讯员 乐涵)

作者:乐涵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彝海结盟90载 青春研学悟初心
  • 西北民族大学学子赴彝海开展90周年研学,追寻“彝海结盟”红色足迹,感悟民族团结初心,在革命圣地传承青春力量,让红色精神绽放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