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车间研学记:大学生在实践中触摸专业温度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一批大学生走进机械厂生产车间,开启了一场以“理论落地”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没有走马观花的匆忙,只有俯身观察的专注——这场研学,让书本上的专业术语有了具象的模样。
 
在车间师傅的引导下,同学们的目光从精密的数控设备移向流水线上的零件。“你们看这个轴承的弧度,设计图纸上的参数,在这里每一丝偏差都可能影响整机性能。”师傅手持卡尺演示测量,旁边的学生们立刻围拢,有人举着手机拍摄细节,有人在笔记本上快速标注,偶尔响起的提问声打破车间的机械运转声,却更显专注。
 
不同于课堂上的公式推导,车间里的每一道工序都藏着“为什么”。当被问及“如何平衡效率与精度”时,有着二十年经验的师傅指着一台老旧机床说:“这就像做题,理论方法是基础,但实际操作中,手感和经验会告诉你最优解。”这番话让同学们若有所思——原来专业的深度,不仅在课本里,更在日复一日的实践里。
 
带队老师看着学生们围在设备旁讨论的样子,深有感触:“课本教给他们‘是什么’,而车间能告诉他们‘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跨越,正是研学的意义所在。”
 
企业负责人也乐见这样的互动:“学生们带着问题来,我们带着经验讲,这种双向的交流,让知识不再是单向输出,反而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走出车间时,不少同学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批注,手机相册里存满了设备细节。这场研学或许没有覆盖所有知识点,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种子——原来专业的魅力,不仅在于公式的严谨,更在于亲手触碰时的温度。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彝海结盟90载 青春研学悟初心
  • 西北民族大学学子赴彝海开展90周年研学,追寻“彝海结盟”红色足迹,感悟民族团结初心,在革命圣地传承青春力量,让红色精神绽放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