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点亮知识之光
在大山深处点亮知识之光
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五个小时,终于抵达了黔东南的这座苗族村寨。当 “大学生支教服务队” 的红旗在村委会门口展开时,几十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孩子涌了过来,清澈的眼睛像山间的溪流。
支教点设在村小学的旧教室里,斑驳的墙壁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我们带来的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很快被孩子们围拢,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老师,能教我们画画吗?” 这句简单的请求,成了我们支教生活的开端。
每天清晨,琅琅书声都会穿透薄雾。我们开设了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更带来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天文课、趣味实验和艺术赏析。当用手机支架做成的简易投影仪投射出星空的影像,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当彩色卡纸变成会跳的纸青蛙,孩子们的笑声震得房梁都在颤。
支教队里最受欢迎的是医学院的小林。她不仅给孩子们讲卫生知识,还挨家挨户为老人测量血压。寨尾的孤寡老人杨奶奶患有关节炎,小林每天放学后都去帮她按摩,临走时总会把老人的脏衣服悄悄带走洗干净。有天清晨,我们发现宿舍门口摆着一篮新鲜的杨梅,露水还挂在上面 —— 那是杨奶奶拄着拐杖走了两里山路摘来的。
离别的前一晚,村寨举办了篝火晚会。孩子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唱起我们教的歌,苗族乡亲们跳起了芦笙舞。一个叫阿木的男孩把一张画塞到我手里,画上是歪歪扭扭的大巴车,旁边写着:“老师,明年还来。”
车子启动时,孩子们追着车跑了很远,直到变成山间的小黑点。我把那张画小心翼翼地夹进日记本,突然明白 “三下乡” 的意义:不是我们给了乡村什么,而是大山里的纯真与渴望,教会了我们何为坚守与热爱。
作者:赵梓淞,张宇轩,余志豪,祖文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林为鉴,守护纯真
- 2025年7月20日至23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打破年级壁垒,由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联合组成“林荫茶蕊·星光守护”三下乡社会实践
-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