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在稻田里播撒科技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皖南的稻田,泥土的腥气混着稻穗的清香扑面而来。我们这支由农业大学师生组成的 “三下乡” 服务队,带着沉甸甸的技术手册和满腔热忱,走进了这片希望的田野。
刚到村里时,村民们看我们的眼神里满是好奇。“这些娃娃细皮嫩肉的,能懂种稻子?” 村头的李大爷摇着蒲扇,语气里带着几分怀疑。我们没有辩解,只是扛着测量仪跟着他钻进稻田。看着队员小张蹲在水里,用 pH 试纸仔细检测土壤酸碱度,李大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针对当地水稻易患纹枯病的问题,植保专业的王老师现场演示科学施药方法,手里的喷雾器成了最生动的教具。农学专业的同学们则分组走访农户,记录种植数据,连夜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记得有户人家的稻田出现大面积倒伏,我们冒雨排查原因,发现是品种选择不当,当即联系校实验室推荐了更适合当地气候的抗倒伏品种。
傍晚的晒谷场上,我们支起投影仪,播放水稻种植技术纪录片。起初只有几个年轻人来看,后来连拄着拐杖的老奶奶都搬来小板凳。当看到屏幕里饱满的谷粒变成雪白的大米,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村支书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让土地增产的信心啊!”
离村那天,村民们早早等在村口。李大爷塞给我们一袋新收的花生,黝黑的脸上沟壑里都是笑意:“娃娃们,秋天回来尝新米!” 车窗外,金黄的稻浪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期许。我们知道,这场 “三下乡” 不是结束,而是把科技的种子播进了乡村的土壤,等待着生根发芽的那一天。

作者:赵梓淞,张宇轩,余志豪,祖文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林为鉴,守护纯真
  • 2025年7月20日至23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打破年级壁垒,由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联合组成“林荫茶蕊·星光守护”三下乡社会实践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