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号召,弘扬航空航天精神,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长空纽带・民族共融”三下乡重点队在学院团委书记连溪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14日至16日,分别前往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包头市达茂旗以及包头市东河区开展了以“航空纽带・民族共融”为主题的“专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推进航空知识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01航天精神传,乡村添活力 7月14日,团队师生前往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卫井路社区开始了社会实践的第一站。队员们为社区居民及小朋友们开展航空航天精神宣讲,讲述四子王旗自1999年以来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这让居民们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居民们的自豪感与幸福感。随后,队员们开展无人机教学,展示其飞行姿态和功能,并指导居民学习操纵无人机,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航空科技的魅力。
02长空传薪火,实践促发展 7月15日,实践队前往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的呼恒乌拉街社区与艾不盖街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在社区里,队员们分别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在无人机飞行互动环节中,当“无人机能像小鸟一样飞吗?”的话音刚出口,孩子们兴奋不已,大家在队员们的手把手教学中见证无人机升空,惊呼里藏着对科技最纯真的向往。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参与,尝试操作无人飞机。队员们耐心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敢探索。在航模拼搭环节,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了航空器的相关知识和飞行原理。他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实物模型,讲解了飞机的基本结构和飞行原理。并带领小朋友们亲手制作飞机模型,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奥秘。
03专业融实践,科普惠民生 7月16日,队员们前往包头市东河区东站街道公一社区与包头铁路第一幼儿园(古邑分部)为小朋友们传递科技知识与能量。队员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片,为小朋友们介绍了航空航天的基本知识,如飞机的结构、火箭的发射原理等。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听得格外认真。在无人机操纵体验环节,当无人机在空中灵活地飞舞时,小朋友们兴奋得欢呼起来。在队员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逐渐掌握了操纵技巧,成功让无人机完成了简单的飞行动作。看着自己亲手操纵的无人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小朋友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专业+”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航空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航空知识普及到了基层社区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航空强国的种子,真正实现了文化科技下乡的宗旨与目的。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的同学投身于航空科技领域,为我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