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深蓝实践队:稻浪翻滚绘新景,科技赋能石练兴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浙江的土地上,石练镇正以蓬勃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这里,稻田铺展,产业兴旺,科技与农业交织出动人的发展画卷,吸引着深蓝暑期社会实践队前来探寻其中的发展密码
         石练镇是传统农业大镇,素有遂昌“粮仓”之称。从前农民分散经营、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制约了乡村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石练镇政府引导成立强村公司,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统筹整合资源,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有效促进土地增产、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据了解,强村公司还创新“强村公司+村合作社+制种大户+农户”模式,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截至目前,已流转12个村共计4000余亩土地,引进36家种粮大户,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村集体主要以强村公司入股分红的方式获得收益,通过土地流转,每村每年至少有10万元以上的收入。
        土地流转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土地“生金”才是关键。近年来,石练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从半人工半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制种转型。示范基地的机械化水平从30%提升至70%,育秧、种植、授粉、收割、烘干等环节实现“一条龙”服务。
         有农户表示,“现在不用看天吃饭或者外出打工,方便照顾家庭,收入还比以前高。”土地流转后,他们既获得租金,又通过参与农田采收获得工资。这种“租金+工资”的双重收益模式,让村民真正尝到了共同富裕的甜头。
         经过改造后的农田成方连片,统一流转至强村公司再承包给种植大户,对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和托管服务。得益于机械化升级,在减少用工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种植进度的同时,增加了制种户的收入。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如今,这片沃土正打破单一的农耕印记,在多元业态的探索中绽放出无限可能。
 
          跟随着镇长的步伐,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淤溪村,这个祖祖辈辈传承“班春劝农”典礼的地方,也是遂昌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和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一张“金名片”。
         在座谈会上,尹镇长深情回顾了石练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蜕变轨迹。他谈及,往昔的石练镇,田地碎片化分布,地势高低错落,田间阡陌纵横,耕作条件受限;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连片开阔的沃土,稻浪千层如汪洋般铺展,土地肥沃丰饶,尽显现代农业的壮阔图景。他说一直支持他的,是心中难以割舍的、对农业的“情怀”。
         这番变迁的背后,是村干部们始终秉持“固本培农、服务百姓”的赤诚初心,他们深耕田间地头,以实干践行使命,全力推动新农业发展蓝图落地生根,为石练镇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实践队接着来到纳福汇茶油工厂,在这里亲身体验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产品的结合。队员们切实感受到,科技为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这家企业积极尝试新型电商模式,不断拓宽销售途径,把原本深藏在大山里的优质茶油送出山区,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千亩良田的产业融合,到政企同心的振兴实践,再到茶油工厂的科技赋能,石练镇正以“科技兴农”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不断添彩。“稻+模式”让田野焕发多元活力,基层干部的笃行实干让振兴蓝图落地生根,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产走出大山。
        未来,随着规划推进与青年力量汇入,石练镇定会让稻浪更富生机,让农产更具竞争力,在共同富裕的路上续写新篇!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深蓝实践队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深蓝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融媒探径开新局,史馆非遗溯薪传
  • 2025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丝路青春・渝见哈密”社会实践服务团(外国语学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 2025-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