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天等辣都遇青春智慧 南理学子共探乡村产业升级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要让年轻人的智慧真正扎根土地。”7月14日,在广西天等县辣都形象店里,南宁理工学院新闻中心“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与当地辣椒产业负责人围绕产业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及市场拓展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重点探讨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

  踏入天等辣都形象店,实践团成员便被丰富的辣椒产品吸引。在“兆强牌品尝区”成员们驻足体验,有的打开辣椒酱罐轻嗅香气,有的拿起礼盒端详包装。展柜里,指天椒酱、泡指天椒、泡七彩椒等 20 余种“兆强牌”产品有序陈列,涵盖调味、休闲食品等品类,直观呈现当地辣椒产业深加工成果。

  在产品展示区,实践团成员逐一查看各类辣椒制品的包装标识与生产信息。展柜内,标注“非遗的味道”的天等指天椒鲜红饱满,旁边陈列着各种味道的辣椒酱采用精美的包装,瓶身贴有穿着壮族织锦的人物形象。据形象店店员介绍:“这些产品从原料种植到加工销售,均遵循标准化流程。目前当地已建立多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全县发展辣椒种植产业。”

  图为店内辣椒产品。卜旭佳供图

  交流中,店员提及当地辣椒转型过程:“过去农户多以鲜椒售卖为主,收购价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他表示当地实现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转型,鲜椒加工率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

  谈及市场销售情况,店员坦言,目前线下销售仍是主要渠道,依赖传统批发市场和实体店,线上仅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基础销售。“企业曾尝试直播带货,但因团队缺乏新媒体运营经验,效果并不理想。”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尝辣椒产品。卜旭佳供图

  实践团成员就此展开讨论。成员何雨晔注意到产品包装上的宣传语较为传统,提到可增加“零添加”“非遗工艺”等标签,并优化线上详情页设计。“年轻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背后的故事,可拍摄农户采摘、古法酿造等场景的短视频作为内容素材。” 她补充。​

  针对直播效果不佳的问题,成员邹卓烨提出可搭建“田间+工厂+直播间”三位一体的直播场景。“通过切换不同场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种植到生产的全过程。”她举例,可邀请种植户讲解选种标准,或让技术员演示无菌加工流程。

  在探讨技术创新时,成员们了解到当地企业已引入辣椒籽油低温萃取技术,开发出辣椒精油等新产品,但市场认知度较低。实践团成员卜旭佳提到,这类功能性产品可瞄准健身、餐饮等细分市场,通过专业博主测评、场景化“种草”等方式打开销路,“可联合健康领域开展‘辣椒精油烹饪教程’系列推广”。

  此次辣都之行,是实践团系列实践活动的一环。后续,团队将整理交流成果,形成《天等辣椒产业新媒体推广建议报告》,开展电商培训、包装优化等服务。负责人期待与实践团持续合作,推动建议落地;实践团成员也表示,会将调研所得融入学习,为乡村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

  当实践团离开时,店内“醉美壮乡”特色文创产品,与辣椒制品共同构成天等产业融合发展缩影。这场青春与乡土的碰撞,正以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期待天等辣椒产业借互联网东风,绽放更耀眼光彩,也盼更多青春力量,奔赴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图为崇左市文创产品。邹卓烨供图

作者:梁心怡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