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辽宁工业大学交叉科学学院星火筑梦团暑期“三下乡”:以交叉之光照亮乡村童梦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辽宁工业大学交叉科学学院星火筑梦团暑期“三下乡”:以交叉之光照亮乡村童梦
         为积极响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的号召,依托学生学科与专业优势,开展乡村教育帮扶,丰富乡村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辽宁工业大学交叉科学学院星火筑梦团于7月15日至7月21日,赴锦州市板石沟乡义务教育学校,以“散播星火助成长 共筑梦想谱新章”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这支志愿队伍,用交叉思维打破知识边界,为乡村儿童送上了一场融合思想引领、科学启蒙、艺术滋养的成长盛宴。
         在实践活动筹备阶段,团队锚定“交叉”科学的内核既非单一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知识维度的深度融合。成员们拆解乡村儿童成长需求图谱,最终打磨出七大类跨界课程,让红色基因与科学思维碰撞,环保理念与艺术审美共生。
一、思想引领:四史宣讲润童心
     “小朋友们知道吗?咱们锦州的大山里藏着好多英雄的故事!”冯心磊同学的 “四史” 课堂没有枯燥说教,而是把党史国史变成动画短片里的冒险故事。他将历史事件与地理知识、文学典故交叉串联,用互动问答解锁“历史密码”,当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小红星徽章高喊“我是小红军”时,红色基因已悄然植入童心。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讲授“四史”。李瀚松 供图)
二、文明实践:绿色生活入日常
         宋佳澤同学聚焦绿色发展理念,以“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为主题,采用趣味问答、垃圾分类挑战赛的形式,引导小朋友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同学聚焦绿色发展理念,“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为主题,采用趣味问答、垃圾分类挑战的形式,引导小朋友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讲解绿色发展理念,李瀚松 供图)
三、心理成长:破冰游戏识自我
         董文博与孙齐两位同学巧妙运用交叉思维,紧密结合小朋友们成长发展中的身心特点与需求,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科学有趣的小游戏,帮助小朋友们科学地认识自我、管理情绪。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开展破冰游戏,李瀚松供图)
四、科技创新:科创实践启思维
       丁延东同学的课堂上,3D 建模软件里的恐龙模型会“走”出屏幕。他把机械原理拆解成“积木搭房子”,当孩子们看着自己设计的简易桥梁模型成功承重时,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好奇,更是对科学知识获取的向往。这场工科与教育学的跨界实验,让“科创”二字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星火筑梦团在为孩子们进行实操演示。李瀚松 供图)
五、趣味学习:互动英语乐启蒙
       袁野与初明浩两位同学通过语言教学与趣味学习,针对低年级小朋友英语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开展“单词闯关+情景对话”互动课程,让英语的学习趣味化、高效化。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教授英语课。李瀚松 供图)
六、艺术滋养:经典乐章育审美
       宋佳澤与李瀚松两位同学围绕艺术教育,选取经典乐章开展音乐赏析与简易的演奏教学。通过引导小朋友聆听旋律、进行节奏互动,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艺术表现力。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教授音乐课。李瀚松 供图)
七、文化传承:红色故事忆初心
         朱跃峰与董文博两位同学把革命历史与地方文化相联系,依托锦州红色资源,分别讲述了发生在辽宁工业大学周边的“一场战斗的故事、一个苹果的故事、一份嘱托的故事”,让小朋友们触摸家乡的革命印记,让他们知道原来英雄离他们这么近。当孩子们在地图上标出故事发生地时,家国情怀已与乡土记忆紧紧相连。
(图为星火筑梦团为孩子们讲授红色故事。李瀚松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30余份的问卷调查结果体现了乡村儿童对未来发展的热切渴望、乡村家长对孩子的深切期望、乡村教师对自己岗位的坚定坚守与无私热爱。
         离别的那天,孩子们把画着星星的信纸塞进志愿者手里。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把知识变成星星。”这或许就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它不是短暂的照亮,而是点燃能自主发光的火种,让交叉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乡村童梦。愿这段难忘且珍贵的经历,照亮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也点亮志愿者们的青春征途,共赴美好明天。(通讯员朱跃峰)
  (图为星火筑梦团与乡村教师团队的合影留念。李瀚松 供图)
作者:朱跃峰 来源: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