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福建农林大学“薪火传耕”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开展系列科技助农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聚焦当地果蔬产业发展需求,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饱满的服务热情,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关怀送入农户心间,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农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精准送技解民忧培训赋能促增收 7月18日,服务团在梧塘镇精心组织了一场果蔬经济作物实用技术培训会。团队指导老师、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关雄、肖顺,分别针对当地主打的荔枝、龙眼、枇杷等特色水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常见病虫害的识别要点和绿色防控技术,并指导农户如何科学、安全用药。现场解答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卡脖子”难题,还发放了精心编制的图文版《病虫害防治历》》和“博士医生服务卡”,为不同生长周期的作物管护提供精准指导和长期指导联系使用。参加培训的农户们纷纷点赞:农户们纷纷表示,这种“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培训非常“解渴”,为提升种植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发展信心。
图为服务团为梧塘镇农户进行果蔬种植技术培训。薛煜凡 供图
深入乡间查病害躬身实践求真知 7月19日,服务团师生在梧塘镇双福村、漏头村分别深入百年荔枝园开展系统性的病虫害调查。在百年荔枝园里,他们用土壤PH检测仪监测荔枝种植土壤酸碱情况,精准分析土壤肥力与果实品质的关联规律,运用植保专业知识,采用随机取样法,科学选取园内不同区域进行详细观测,仔细检查叶片、枝条、果实的健康状况,详细记录炭疽病、荔枝毛毡病、荔枝蝽等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同步测量土壤pH值等关键环境指标,力求全面掌握影响荔枝生长的关键因素。队员们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现场进行样本采集与初步病害鉴定,并结合环境数据分析潜在诱因。调查过程中,他们将发现的问题与初步诊断建议反馈给农户,针对性地解答生产疑惑,并现场发放了精心设计的《病虫害防治历》,为农户提供了及时、实用的技术参考。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进行病害调查统计及采样。 薛煜凡 供图
叩开农门听心声把脉产业谋良策 在完成田间调查后,服务团成员随即走访了漏头村的多位荔枝种植户,开展深度访谈。“您家荔枝园主要遇到哪些难题?”“种植成本这几年变化大吗?”“对新技术推广有什么期待?”青年学子们坐在农家小院、田埂地头,与农户促膝长谈。他们认真倾听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市场风险、成本压力等实际困难,详细记录下大家对品种改良、技术扶持、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与宝贵建议。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一手信息,让学子们深切体会到科技助农必须接地气、懂农情、解农忧”,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三农”的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在对农户的荔枝种植户进行采访与调查。商洛华 供图
薪火相传,重任在肩。福建农林大学“薪火传耕”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的此次梧塘之行,是青年学子学以致用、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他们以实验室外的躬身实践深化专业认知,以田间地头的扎实调研把握产业脉搏,以真诚热忱的交流倾听农民心声。这既是对学校服务“三农”光荣传统的自觉传承,更是新时代农科青年心怀赤诚、脚踏实地,将青春智慧融入乡村振兴伟业的铿锵宣言。服务团将继续深耕八闽沃野,让科技兴农的“薪火”在希望的田野上燃得更旺,为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图“薪火传耕”乡村振兴实践团合照
文: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