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眸点炬:镜头里的岗丰味 ——广州幼专“羽你乡绘”突击队定格客家鹅香与乡土情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9日到7月11日,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羽你乡绘”突击队走进增城区岗丰村,镜头对准几家客家鹅特色店铺。队员们用青春视角捕捉灶台烟火里的商脉故事,为乡土美味量身打造“专属名片”,让客家风味顺着网线漫向更远的地方。
         纷享田乐:从农园到餐桌,一只鹅的生态之旅
        “纷享田乐”的生态农庄里,自家的鹅群正踱过草地。这里的客家鹅从养殖到餐桌全程可溯,生鲜配送与健康餐饮环环相扣,老板总说:“要让城里人吃到咱农园的‘放心味’”。队员们扛着摄像机,从鹅群啄食青蔬拍到厨房铁锅翻涌,完整记录下一只客家鹅的“成长记”。拍摄间隙,老板从厨房拎出一只油亮的烧鹅,油星子还在表皮微微颤动:“学生仔尝尝!你们拍视频辛苦嘞!”鹅肉刚撕开,金黄脆皮“咔哧”作响,鹅油顺着小范同学的嘴角流下来,她含糊着直嚷:“叔,这味道该让全广东人知道!
图为队员实地拍摄客家鹅养殖环境
 
        顺景鱼庄:明档里的鲜香交响,鹅与鱼的风味协奏
        “顺景鱼庄”的明档前总围着食客。案台的客家鹅鹅正被斩件,刀落时脆皮迸裂,肉缝里渗出的清亮油汁,得配一碟酸梅酱才够解腻。厨师指尖翻飞间,活鱼蜕成薄如蝉翼的鱼片,入沸水三秒便蜷成白玉卷,蘸姜葱酱油入口,外皮微弹内里紧实。最妙是鸭嘴鱼三吃:椒盐鱼骨酥到能嚼出细渣,豉汁鱼腩的肥肉颤巍巍晃着,鱼尾煮的胜瓜汤面,浮着层若有似无的薄油花。队员们举着镜头追着香气拍,快门声混着食客的赞叹,倒像给美味加了层伴奏。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商家明档斩料台
 
        有福气人家:灶台烟火里的客家本味,鹅肉藏着游子乡愁
        “有福气人家”的灶台总飘着勾人的香。老板说自家讲究“烟火不熄,本味不变”,活鹅要经三小时腌制、两小时晾挂,刷上糖水入炉时,油珠在皮上滚成金豆,出炉便是通体金红的模样,斩件时油汁顺着琥珀色脆壳往下滴,落在白瓷盘里晕开小油花。豆豉焗鹅得用粗陶深锅,小火慢焗两小时,揭盖那刻,黑豆豉的焦香裹着鹅脂气,能把半条街的馋虫都勾出来。还有那道清香鸡,选未生蛋的嫩母鸡,腹里塞着沙姜与黄栀子,白卤水浸熟后,皮肉间凝着层透明冻脂。老客都知道,逢年过节归乡,必点齐这 “老三样”,往往鹅油拌饭才吃半碗,砂锅里的焗鹅就见了底。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宣传片素材
 
        渔米农庄:二十年铁锅炒出的家常,鹅油里飘着妈妈的味道
        “渔米农庄”的后厨藏着二十年的老味道。每日清晨,带露水的蔬菜、泛青鳞的草鱼、清远走地鸡准时到筐,掌勺师傅那口铁锅用了二十年,薄处已透出银光。招牌砂锅鱼头得选三斤半的鳙鱼,配豆腐煎至金黄,加高汤滚沸后移进炭炉,上桌时汤汁还在咕嘟冒泡,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老客们进门从不看菜单,只喊声“老三样”——芋仔煲的汤面浮半指厚鹅油,白切鸡的骨缝渗着浅红血丝,酿苦瓜的肉馅肥瘦三七开。墙面早被二十年的油烟熏成蜜色,但端出来的每盘菜,都像游子归家那晚,妈妈灶上飘的味儿。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商家菜品
 
        阿姐厨房:砧板外的快手功夫,家常鹅肉里的乡土真味
        暮色渐浓时,队员们挤进“阿姐家”的厨房。抽油烟机嗡嗡作响,灶上炖锅正喷白汽,阿姐从冰箱拎出处理好的鹅,笑着招呼:“都瞧好了!家常味才是真功夫!”她剁鹅不用砧板,托着盘子悬空下刀。“噌噌”几声,鹅颈骨断面还冒着粉红热气,肉香混着紫苏辛香直往鼻里钻,汁水顺着刀刃滴进锅里,溅起的油星子映着灯光,倒像撒了把碎金。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客家鹅烹饪实景
        如今,岗丰村几家店铺的新宣传视频已上线,二维码在店门口日日被点亮,像几颗悬在村口的星。镜头里的客家鹅香飘向远方,镜头外的青年们懂得了:乡土的味道从不是静态的标本,而是能跟着时代生长的活态文化。这场以青春为炬的记录,照见的不仅是鹅掌柜们的增收路,更标记着“百千万工程”里,青年与乡土同频生长的坐标——当镜头犁过岗丰的商脉,长出的是更旺的烟火,更是更亲的联结。
 
供稿: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羽你乡绘”突击队
通讯员:郑晓佳、骆依翰/文 郑佳欢、范梦娜/图
审核:曹静、钟君、李春霞
审定:范梦娜
 
作者:郑晓佳、骆依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赋能红色文化传播
  • 科技纸鸢实践团深入孔繁森纪念馆,领悟孔繁森先辈的精神力量
  • 创飞科技实践团进行村庄道路数据汇总
  • 720科技纸鸢实践团进行村庄道路数据汇总
  • “英雄城·青春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传承英雄精神,启迪青春实践
  • 科技纸鸢实践团于驻地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各组任务推进实践项目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